中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的区域差异

本文由用户“wangsl002”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7-21 16:46:31 举报文档

以下为《中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的区域差异》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一、引言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战略产业。随着人们对资源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然而,该产业的发展仍面临着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的问题。

金融支持是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提供资金、保险、担保等金融服务,可以有效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市场拓展。然而,由于我国金融体系的不完善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的区域差异,并提供科学依据,以推进该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文选择了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并运用熵权法和GS-SBM模型对东、中、西部企业的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进行测算。同时,利用Malmquist指数和Dagum基尼系数揭示了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的演变情况和区域差异。

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金融支持水平较低,中部略高于东部,明显高于西部,而金融支持效率较高,西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东部。此外,不同区域的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在演变过程中呈现出水平上升、效率下降的趋势,但增长速度和来源存在差异。同时,不同区域的金融支持水平差异较大,但波动下降;而金融支持效率差异相对较小,但波动上升。区域内差异是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差异的主要来源。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且呈现出演变趋势。为促进该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政府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同时加强区域间金融合作,提高金融支持效率。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于推动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的测算

A. 熵权法测算金融支持水平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金融支持水平是评估金融机构对该产业提供的资金支持程度的指标。本研究使用熵权法来测算2016-2020年东、中、西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上市企业的金融支持水平。

首先,收集了企业的财务数据和金融支持数据。财务数据包括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资产总额等指标,金融支持数据包括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和融资额度等指标。

然后,对财务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各指标的取值范围映射到0-1之间。标准化处理可以消除指标之间的量纲差异,确保各指标对最终结果的影响权重相对均衡。

接下来,使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熵权法是一种基于信息熵的多指标权重计算方法,能够考虑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权重分配的均衡性。通过计算各指标的信息熵和权重,可以得到各指标在金融支持水平中的重要程度。

最后,根据各指标的权重和标准化后的数据,计算每个企业的金融支持水平。金融支持水平的计算公式为:

金融支持水平 = 营业收入权重 × 营业收入 利润总额权重 × 利润总额 资产总额权重 × 资产总额 贷款额度权重 × 贷款额度 融资额度权重 × 融资额度

B. GS-SBM模型测算金融支持效率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金融支持效率是评估金融机构在提供资金支持时的效率水平的指标。本研究使用GS-SBM模型来测算2016-2020年东、中、西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上市企业的金融支持效率。

GS-SBM模型是一种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非参数方法,能够评估企业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GS-SBM模型来评估企业在金融支持方面的技术效率。

首先,收集了企业的财务数据和金融支持数据,同样包括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贷款额度和融资额度等指标。

然后,对财务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各指标的取值范围映射到0-1之间。标准化处理可以消除指标之间的量纲差异,确保各指标对最终结果的影响权重相对均衡。

接下来,使用GS-SBM模型计算企业的技术效率。GS-SBM模型的计算过程包括两个阶段,首先是计算每个企业的技术效率得分,然后是计算各区域企业的平均技术效率得分。

最后,根据技术效率得分计算金融支持效率。金融支持效率的计算公式为:

金融支持效率 = 技术效率得分 / 平均技术效率得分

通过以上测算方法,可以得到2016-2020年东、中、西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上市企业的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通过分析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的区域差异,可以为推进该产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三、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的区域差异

A. 不同区域金融支持水平的比较

本研究通过熵权法测算了2016-2020年东、中、西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上市企业的金融支持水平。结果显示,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金融支持水平普遍较低,观测期内均值仅为0.067。***,中部地区的金融支持水平略高于东部地区,而明显高于西部地区。这表明中部地区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金融支持上相对较为积极。

B. 不同区域金融支持效率的比较

本研究运用GS-SBM模型测算了不同区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上市企业的金融支持效率。结果显示,观测期内金融支持效率的均值为0.86,***部地区,中部地区的金融支持效率又高于东部地区。这意味着西部地区在利用金融支持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方面相对高效。

C. 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的区域差异

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内部的各个子产业中,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也存在区域差异。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金融支持水平的高低上,而金融支持效率的差异相对较小。此外,观测期内金融支持水平的差异波动有所下降,而金融支持效率的差异波动则有所上升。

这些区域差异的存在可以归因于不同区域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上的差异。中部地区在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方面表现较为积极,可能是因为中部地区资源丰富,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环境。而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达,金融支持水平相对较低,但金融支持效率较高。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欠发达,虽然金融支持水平低,但金融支持效率较高。

综上所述,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存在区域差异。中部地区在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方面表现相对较好,东部地区金融支持效率较高,而西部地区金融支持效率相对较高,但金融支持水平较低。这些差异的存在提醒我们在推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全面协调发展时,需要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促进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的提升。

【字数:276】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的演变情况

A. 水平上升、效率下降的趋势

在观测期内,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金融支持水平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但效率却呈现下降的趋势。根据熵权法测算的结果,观测期内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金融支持水平均值仅为0.067,说明金融支持水平相对较低。然而,从GS-SBM模型测算的结果来看,观测期内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金融支持效率均值为0.86,说明金融支持效率相对较高。

B. 不同区域的增长速度和来源差异

不同区域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在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的增长速度和来源上存在差异。首先,金融支持水平增长速度方面,中部地区略高于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这表明中部地区在金融支持水平的提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次,金融支持水平的增长来源也存在差异。不同区域的金融支持水平增长主要来源于不同的金融机构和政府政策。这意味着不同区域在金融支持水平的提升过程中,需要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和发挥不同的金融机构的作用。然而,不同区域的金融支持效率下降均主要来源于技术效率水平的恶化。这可能与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在技术创新和管理水平上存在不足有关。

综上所述,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异。虽然金融支持水平整体较低,但中部地区相对较高,而金融支持效率相对较高,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不同区域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在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的演变情况上也存在差异,呈现水平上升、效率下降的趋势。这种差异主要源于不同区域的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增长速度的差异以及技术效率水平的变化。因此,为了推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不同区域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提高金融支持水平,同时注重技术创新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以提高金融支持效率。五、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的区域差异分析

A. 金融支持水平差异的变化趋势

根据熵权法计算得到的结果显示,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金融支持水平整体较低,在观测期内均值仅为0.067。从区域差异来看,中部地区的金融支持水平略高于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这表明中部地区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金融支持方面相对较好,东部地区次之,而西部地区则相对较低。

B. 金融支持效率差异的变化趋势

通过GS-SBM模型计算得到的结果显示,观测期内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金融支持效率较高,均值为0.86。从区域差异来看,西部地区的金融支持效率最高,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低。这表明西部地区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金融支持效率方面相对较好,中部地区次之,而东部地区则相对较低。

C. 区域内差异对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差异的影响

从熵权法和GS-SBM模型的结果来看,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从观测期内的数据来看,金融支持水平差异的波动有所下降,而金融支持效率差异的波动有所上升。

区域内差异是导致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中,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支持政策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导致了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的差异。尽管金融支持水平差异波动下降,但仍然存在明显的差异。而金融支持效率差异的波动上升,可能是由于技术效率水平的恶化所致。

综上所述,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中部地区在金融支持水平方面相对较好,而西部地区在金融支持效率方面相对较好。区域内差异是导致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为了推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的改善,特别是在东部地区。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提高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加强区域间的协调合作,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六、结论和政策建议

结论总结:

本文通过熵权法和GS-SBM模型测算了2016-2020年东、中、西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上市企业的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揭示了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的演变情况和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金融支持水平较低,观测期内均值仅为0.067,中部略高于东部,明显高于西部。而金融支持效率较高,观测期内均值为0.86,***部和东部。此外,不同子产业之间也存在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的区域差异。

在不同区域中,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呈现水平上升、效率下降的趋势。不同区域的金融支持水平增长速度和来源存在差异,但效率的下降主要源于技术效率水平的恶化。此外,不同区域之间的金融支持水平差异较大,但水平差异呈波动下降的趋势。金融支持效率差异相对较小,但效率差异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区域内差异是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差异的主要来源。

鉴于上述研究结果,为推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1. 提高金融支持水平:加大金融对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支持水平。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信贷投放。同时,建立健全风险补偿机制,增加对创新性项目的金融支持,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2. 优化金融支持效率:加强对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监管和指导,提高金融支持效率。建立健全评估体系,对金融机构的支持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金融支持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加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提高对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风险防控能力,确保金融支持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3. 加强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针对不同区域的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差异,政府应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和交流,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协同发展。建立跨区域的合作机制,促进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加强区域之间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转移,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整体提升。

4.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对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技术创新支持,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政府可以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其加大对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同时,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提升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通过提高金融支持水平、优化金融支持效率、加强区域协同发展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可以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政府应加强对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为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以上为《中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的区域差异》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