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比较大小(1)【教案】

本文由用户“xhrhi”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3-16 16:42:50 举报文档

以下为《第4课时 比较大小(1)【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4课时 比较大小(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2例5,完成P42“做一做”,P44~45“练习九”第3、5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运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掌握100以内两个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

2.通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3.在比较的过程中渗透估计、优化等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两个数比较大小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归纳总结出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数的大小比较

1.生活情境导入。

师:昨天老师买了两本书,你们知道哪本书贵,哪本书便宜吗?

课件出示老师买的两本书。



【学情预设】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知道65元的书贵一些。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情境的引入,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激发学生探索比较数的大小的兴趣。

2.揭示课题。

师:要比较这两本书哪本贵哪本便宜,其实就是比较数的大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比较大小(1)]

二、自主学习,探究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1.比较42与37的大小。

(1)师:这里有两个数,42与37,比一比,谁大?谁小?(课件出示)



师:请同学们尝试比较,然后跟同桌交流一下各自的比较方法。

学生尝试比较,教师巡视。

(2)交流展示方法。教师根据巡视情况指名汇报。

【学情预设】预设1:摆小棒。分别用小棒摆出42根和37根,42根比37根多,所以42大于37。

预设2:根据数的组成来比。42里面有4个十和2个一,37里面有3个十和7个一,所以42大于37。

预设3:根据数的顺序来比。42在37的后面,所以42大于37。

预设4:只看十位,就可以比较出数的大小。

(3)师:同学们用这么多的方法比较出了大小,非常好!怎样快速地比较呢?

【学情预设】学生会想到直接比较十位上的数的方法。

教师板书:42>37

【设计意图】在比较42与37的大小过程中,注重交流不同的方法,借助小棒和数的组成来理解其道理,同时对比较的方法进行优化。

(4)及时练习。

师:我们就用刚才的方法比较下面一组数的大小。(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说说比较的方法。

2.比较23与25的大小。

师:刚才我们比的都是十位不同的两位数,那如果是十位相同的两个两位数,我们还能用这样的方法来比较大小吗?(课件出示)



(1)同桌两人合作,分别在计数器上拨出23和25。

(2)借助计数器比较23和25的大小,并交流自己的方法。

【学情预设】23和25这两个数的十位都是2,再看个位,个位上的3小于5,所以23小于25。

教师板书:23<25

【设计意图】借助计数器这个直观学具引导学生按数位比较“十位相同、个位不同”的两个两位数的大小。

(3)及时练习。

师:接着比较下面一组数的大小。(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说说比较的方法。

3.归纳总结。

师:我们刚才学习了两位数大小的比较,谁来说一说,有什么又对又快的好方法?

【学情预设】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十位上的数相同再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学生归纳时,说的不一定完整,合理就行。(板书)

【设计意图】在展示学生比较数的大小方法后,适时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位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给学生创造更多思考交流的机会,渗透优化思想。

三、练习巩固,强化新知

1.完成教科书P42“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学生汇报交流。

师:8118,都有8和1,为什么81比18大?

【学情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顺序不难判断出要填的符号。

师:我们以后还要学习更大的数的大小比较,还有许多数学知识等着我们去探索。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板书设计

比较大小(1)

42>37 23<25

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十位上的数相同,再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比较两位数的大小时,给予学生充分的操作和观察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两位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少数学生仅凭直观感觉得到数的大小,但是讲不出具体的方法,所以要关注过程,帮助学生理顺思路,感悟为什么这样比,从而掌握两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第4课时 比较大小(1)【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