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一块奶酪》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11* 一块奶酪》教学设计
课文出处: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认识“宣、诱”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处”“稍”。
2.学会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作出简单的评价,体会他的美好品质。
3.能用所学方法进行概括和人物评价。
教学重点:
借助支架,能够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能对蚂蚁队长作出简单评价,并结合课文内容阐述自己的理由,并能迁移应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直接导入:同学们,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块奶酪。(出示一块奶酪图片)
2.看图说话:看着这块奶酪,展开想象。这块奶酪,看起来,( );闻起来,( );摸起来,( );吃起来,( )。
3.激趣揭某某:奶酪多诱人啊!单是看看、闻闻,都要淌口水。围绕这块奶酪,作者辛勤写了一则童话故事。
4.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相机强调鼻音、边音,齐某某。
二、新授
过渡:作者围绕这块奶酪,写了一篇怎样的童话故事呢?
(学生打开书本)
(一)读故事,疏通生字词
1.出示学习任务:自由读课文,遇到有拼音的字多读几遍,并给自然段标出序号。(学生自由读课文)
2.解决问题:
①指名反馈,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②开火车带读,提示:准确、清晰、准确,全班跟读一遍。
③多音字教学:“处”“稍”
(二)晓方法,明方法。
1.引导学生发现并回顾,学习略读课文,我们要关注课题下的“阅读提示”
2.出示“阅读提示”,指名读,思考,阅读提示告诉我们,要解决几个问题?(2个)相机指导“默读”
3.聚焦“归纳课文内容”
(1)问题驱动,边读边某某。(出示问题一)
(2)要素引导,简述大意。
出示问题支架:故事主要写的谁?在干什么?结果怎样?
引导学生讲答案串联成一句话(单一问题回答—串联成句):蚂蚁队长带着一群蚂蚁把一块奶酪搬回了洞里。(相机板书:张贴蚂蚁队长、蚂蚁洞)
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归纳课文内容的?
小结:写人写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楚了,用词语串连起来,这就是“要素串联”法。(板书:要素串联法)
(3)事件梳理,细化内容。
问题驱动: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故事最精彩的部分是故事的经过(出示图片),为了把这块奶酪搬回洞里,那也是一波三折哦!那在搬运奶酪的过程中,蚂蚁队长做了哪些事情?(板书:发现、拽掉、支开、吃掉)
(4)引导表达,应用检验。
方法导航:你能用“要素串联”法,加上一些主语、连接词,把图片和板书中的关键信息串联起来,完整、连贯地将故事的经过说出来吗?(出示连接词)
(5)同桌互说,指名一组汇报。
小结:同学们太棒了!已经学会用要素串联法来概括文章内容了!接下来,我们要挑战第二个问题。
4.聚焦“体会人物品质”
(1)联系旧知,回顾方法。(出示问题二)《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一课的学习中,找理由的方法是什么?(板书:找出关键语句,边读边做批注)哪些语句是关键语句?(心理、动作、语言描写)
(2)问题驱动,边读边某某。(出示学习任务)
(3)规范表达,习得方法。(板书:观点+语句+理由)
引导表达:我喜欢(不喜欢)蚂蚁队长,我找到的关键语句是~~(读出相关语句),从这段话中,我觉得蚂蚁队长~~~
(4)小组交流,互学互助。(相互补充,不重复,表达规范)
(5)汇报分享,体会品质。
①预设1:蚂蚁队长集合好队伍~~~照样受到惩罚。
品质:队长有威信,不搞特殊化,公平公正。
围绕“宣布”“嘀咕”指导朗读。
②预设2:蚂蚁队长叼着奶酪的一角~~~盯着那一点儿掉在地上的奶酪渣~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的蚂蚁队长的形象。我们给这个以身作则、关爱幼小的蚂蚁队长点赞!(板书)
(7)个性表达,读中升华。在我们的齐心协力下,(边小结边完成板书)用“要素串联”法,归纳了课文内容,用“抓住关键语句,边读边做批注”认识了以身作则的蚂蚁队长。下面,让我们在朗读中再次感受蚂蚁队长的高贵品质。(老师旁白,一人饰蚂蚁队长,其余学生饰小蚂蚁们)
(8)得法用法,迁移应用。同学们,我们得法用法,下面来小试牛刀,请同学们拿出阅读单,用“抓住关键语句,边度边做批注”的方法默读《谢谢你,雪兔》,然后说一说,你喜欢雪兔吗?理由是什么?
三、小结
童话奇妙又有趣,让我们去读更多的童话故事,感受童话的魅力吧。
四、板书设计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一块奶酪》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