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23 童年的发现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上线日期】5月19日(周二)
【备课教师】葛某某
【教学内容】23 童年的发现
【教学目标】
1.会认“胚、祸、患”等9个生字。
2.通过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体会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
3.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讲述自己童年的“发明与发现”。
【教学重点】:
1.通过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体会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
2.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讲述自己童年的“发明与发现”。
【教学难点】:
1.通过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体会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
2.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讲述自己童年的“发明与发现”。
【教学准备】:ppt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人们常说童年生活是美好、幸福的,那是因为处于童年时代的孩子活泼好动、富有朝气,他们对事物常带着好奇,充满幻想,并且善于探索。课文中的“我”在童年的时候就有一个小小的发现。板书课文题目,齐某某课文题目。(板书:童年的发现)
2.质疑课文题目。
读了这个题目,大家有哪些疑问?(课文写谁的童年发现?“我”在童年时发现了什么?怎么发现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阅读提示,学生自学课文。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读完后在文中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并画上线。(学生自学课文)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这四个问题。(学生自由讨论)
2.集体反馈自学情况。
(1)人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因为睡梦中,人在长身体;人的细胞回想起了远古时代,那个时候,人还是飞鸟。)
(2)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母亲怀胎九个月生下来的。)
(3)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我”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探究过程?(先是梦中飞行,再由梦中飞行引出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做的解释,然后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发现。“我”经历了一个“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大胆想象出问题的答案”的探究过程。)
(4)结果怎样?(“我”大胆想象胚胎发育的规律与达尔文的“进化论”不谋而合。)
3.理清课文脉络。
课文是以倒叙的形式来写的,共分三部分,应该怎样划分呢?(先指名学生说,再课件出示课文的层次划分)
4.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5.教师小结:一个九岁的孩子竟然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真是不可思议!作者童年时之所以会有这个发现,与他敢于提问、不断探究、大胆想象是分不开的。
三、读悟结合,体会人物特点
1.默读课文,思考:从“我”的童年发现和发现的过程中,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依据,画出相关的句子,并句子旁边做好批注。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费奥多罗夫是个怎样的孩子?(学生自由讨论)
3.集体反馈自学情况。
(1)体会“我”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
①指名学生读出画线的句子。
②轻声朗读这段话,闭上眼睛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
③如果你也做了这样一个梦,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高兴、惊喜、新奇……)
④从这段话中可以体会出“我”是个怎样的孩子?(“我”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
⑤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某某)
⑥指名学生读出画线的句子。
⑦这段话中,哪些地方是“我”的幻想?
⑧当“我”发现或者是幻想了这样一个规律时,“我”的心情怎样?(格外高兴、得意……)
⑨从这段话中可以体会出“我”是个怎样的孩子?(“我”是一个敢于大胆想象的孩子。)
⑩有感情地朗读这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齐某某)
(8)指名学生继续读出有趣的部分。
(9)你觉得这段话哪些地方很有趣?(语言十分幽默风趣)
(10)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某某)
4.从“我”童年的发现中,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要大胆想象,最为重要的是要有坚持不懈、勤奋钻研的精神。)
5.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有过什么“发明与发现”?(学生自由说)
6.教师总结:尽管童年的发现有时会令人觉得可笑,甚至会招来麻烦,可是老师希望你们每个人都用一双好奇的眼睛去发现,去享受发现的快乐,拥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发现。也许,这就是你创造、研究的开始。
板书设计
/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23 童年的发现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