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专题18.2 中国人文地理概况(押题专练)(原某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专题2——中国人文地理押题专练
沪昆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通道之一,全线预计于2015年建成通车。下图为“沪昆高铁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铁路干线,纵向与沪昆高铁干线交汇的是 ( )
A.陇海线 B.湘黔线C.京九线 D.浙赣线
2.沪昆高铁干线 ( )
A.途经昆明、*_**B.横跨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
C.跨越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D.沿线地区多泥石流、洪涝等灾害
读我国某区域各时期新建城市平均海拔变化图,完成下面3~4题。
3.该区域最可能是( )
A.河西走廊 B.三峡地区 C.黄河下游平原 D.云贵高原
4.该区域新建城市平均海拔总体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地壳抬升 B.泥沙淤积 C.用地紧张 D.河流侵蚀
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下图为我国东线放蜂线路,读图完成5~6题。
5.蜂农“追花夺蜜”应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内河航运C.铁路运输 D.公路运输
6.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地理现象是( )
A.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B.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
C.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D.在东北遇初霜,蜜蜂受冻
以温度增加和降水变动为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使得自然系统、生物系统、人类健康等多方面发生振荡,严重依赖自然资源的领域如农业生产在气候变化下表现出明显的脆弱性和易损性。下图表示“我国60年来农业水热气候条件的年代变化”(图中数值表示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完成7~8题。
7.由图中信息可知,我国( )
A.年平均气温逐年上升B.气温年较差大致呈递减趋势
C.耕作制度发生明显改变D.年降水量呈波动变化的态势
8.1980年后,水热条件变化能使其农业生*** )
A.三江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海南岛 D.黄土高原
下图是我国某两个省级行政区甘蔗种植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9~10题。
9.图中的M、N曲线分别代*** )
A.闽、赣 B.粤、桂 C.川、鄂 D.苏、琼
10.影响M省级行政区甘蔗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自然灾害 ②工业化、城市化 ③生态退耕 ④种植结构的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某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据此分析回答11~12题。
11. 图中图例的数值单位最可能是 ( )
A.℃ B.人/km2 C.mm(降水量) D.m(海拔)
12. 城市②周围有大面积地区数值大于400,对其原因的分析,准确的是 ( )
A.位于沿海,对外交通便利B.地处亚热带高原地区,气候凉爽宜人
C.盆地地区,人员外出困难,聚居于盆地内 D.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农业发达
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耕地和人口数柱状图”,完成13~14题。
13. 甲、乙、丙、丁四省区依次是 ( )
A.上海、湖北、四川、西藏B.上海、四川、湖北、西藏
C.西藏、湖北、四川、上海D.西藏、四川、湖北、上海
14. 对甲、丁两省区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两省区自然条件恶劣,耕地少 B.两省区行政区范围小,人口密度大,人地矛盾尖锐
C.甲省区人多地少,经济构成以二、三产业为主 D.丁省区人均耕地多,多大型农场
下图为“我国棉花的两大优势生产基地及两地气温降水资料示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富士康选择落户郑州而不是开封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专题18.2 中国人文地理概况(押题专练)(原某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