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

本文由用户“fly306603”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6-20 03:12:18 举报文档

以下为《课程与教学论》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课程

概念:

广义:课程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其中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和氛围的影响。

狭义:课程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之中。

显性课程,亦称“正式课程”、“公开课程”“官方课程”。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它按照编制的课表实施,是教材编辑、学校施教、学生学习和考核的依据之一。

隐性课程,又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

物质情境:如学校建筑、设备;

文化情境:如教室布置、校园文化、各种仪式活动;

人际情境: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风、班风、校风。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优缺点

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



 知识本位

 儿童本位



 教育是为生活做准备

教育即生活



强调理论和间接经验的学习

强调实践和直接经验的学习



按照学科逻辑组织课程

 按照儿童心理逻辑组织课程



 主张分科设置课程

 主张综合设置课程



 只问结果,不问过程

 只问过程,不问结果





学科课程的优点是符合认识的规律,能够保证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认识世界,更有效地完善个人的知识结构,为身心发展奠定十分扎实的知识基础;缺点是课程内容较为抽象和理论化,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不太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活动课程的优点是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对技能学习和儿童个性发展有积极作用;缺点是学生不能系统地掌握知识,易导致学生在向科学领域更高层次发展时的力不从心。

也就是说,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各具特点,也有各自存在的问题,因而,对它们简单地或绝对地肯定和否定都不是科学的态度。

课程的表现形式

课程的文本表现形式

课程计划

课程标准

教材

课程的实践表现形式(古德莱德)

理想的课程

正式的课程

领悟的课程

运作的课程

经验的课程

课程管理形式

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一)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1、学习者的需要(学习者的需要是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

2、社会生活的需求(学校课程要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社会生活的需求是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一)

3、学科的发展(学科知识及其发展是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一)

(二)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1、注重基础性(基础性是由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这一根本性质决定的)

2、凸显时代性(在课程内容上积极反映新时代新要求,合理吸纳前沿性知识)

3、尊重学生经验(课程内容要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4、渗透价值观和道德教育

课程开发与学校课程建设

课程开发的定义

“课程开发”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表述,它主要是指:教育工作者对课程进行精心设计、实施、评价并管理的动态过程,其目的在于使课程的功能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成长的要求。(它可以由学校统一组织开发,也可以由教师小组合作开发,还可以由教师个人单独开发。类型多样:练习、报纸期刊剪辑、教学影视片、电影短剧、模型游戏、计算机光盘等)

课程开发的一般原理

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

泰勒的“目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反馈调节原则、最优化原则。

教学手段

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教学方案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材料的理解、钻研和再创造。理解和钻研教材,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把握好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实施教学方案,是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

教学模式

定义: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相关教学理论的演绎或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概况和总结所形成的一种指向特定教学目标的比较稳定的基本教学范型。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普通高中学校课程资源建设工作指南
  2. ***小学课程实施方案
  3. 华侨大学学校简介(数据截至2019年2月1日)
  4. 信息技术与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理论研究
  5. 校本课程建设方案参考
  6. 课程实施计划模板
  7. 科研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01号(3)
  8. 学校课程开发规划方案
  9.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10. 论文要求案例分析
  11. 高中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
  12. 2017年高中信息技术教研组工作计划
  13. 普通高中学校课程修习安排工作指南
  14. 普通高中学校课程修习安排工作指南
  15. 构建体育与健康学科育人的课程结构
  16. 附件 课程标准参考格式
  17. 小学语数英骨干教师赴XX学习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以上为《课程与教学论》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