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比武试题-d9466cdfde4748d5aeff1b38c2f3f19c

本文由用户“张狂世家0”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3-10 14:53:53 举报文档

以下为《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比武试题-d9466cdfde4748d5aeff1b38c2f3f19c》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仙霞中学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比武试题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爱默生说:“要想得到别人的友谊,自己就得先向别人表示友好。”这告诉我们,在与新同学相处时要( )

A.宽容大度 B.乐于助人 C.主动热情 D.相互尊重

2.网络社交己经成为中学生交友的新方式。调查数据显示:有66.5%的中学生使用QQ聊天。网络社交( )

①拓展了交往的范围和新渠道 ②丰富了我们学习与课外活动

③是一把利与弊共存的双刃剑 ④是一个完全自由的交往空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进入中学后,和小学相比,一切都发生很大的变化,面对这些变化,作为一名中学生就应该积极适应新生活,这包括( )

①以积极的心态融入到新环境中,做新生活的主人②珍惜新起点,笑迎新生活③努力学习、不断进取④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同学们共同成长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当今社会,只有“乐学”的精神和“会学”的能力才永远不会过时。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中学生应该( )

①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②始终坚持“题海战术”

③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④牢牢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初中生小明想参加泥塑沙龙,父母却认为他的任务是学习,参加社团是不务正业。下面选项中能帮助小明说服父母的有( )

①课堂上的学习已不再重要,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要

②在活动中培养兴趣,陶冶情趣,也是一种成长

③学习不仅包括知识的获取,也包括能力的培养

④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也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新学期开始,*_**法、舞蹈、轮滑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同学们展示自我提供了平台。社团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我们( )

A.涵养品格 B.探索新知 C.发展兴趣 D.认识社会

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认识自我的角度上看,这句诗启示我们( )

A.通过自我评价认识自己 B.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己

C.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D.接纳和欣赏自己

8.尼懫曾说:“我们无可避免跟自己保持陌生,我们不明白自己,我们搞不清楚自己,我们的永恒判词是:离每个人最远的,就是他自己。对于我们自己,我们不是知者”这启示我们要( )

A.认识自己 B.接纳自己 C.欣赏自己 D.做更好的自己

9.金秋九月,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崭新的天地。在这个新天地,我们站在一个新起点上,这里的新起点是指( )

A.新的学校和新的班级环境 B.新的同学和新的老师

C.我们成长与发展的新阶段 D.新课程和新教材

10.刘备“三顾茅庐”打动了诸葛亮,开启了二人建立生死之交关系的起点。这一过程说明( )

A.建立友谊需要关心对方

B.建立友谊也要讲究缘分

C.建立友谊需要持续行动

D.刘备是个礼贤下士之人

11.小杰说:“原本我的学习习惯和能力都不咋地,是‘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改变了我,让我学会了学习,改善了与同学们的关系。”下列关于“合作学习”的说法,你赞同( )

①合作学习能使同学之间互助交流,取长补短,改善学习习惯 

②合作学习能让所有同学都变成最优秀的学生 

③合作学习实行分工合作,有利于培养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④合作学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2.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下列行为属于学习的有( )

①婴儿学走路 ②晚上在家做家务 ③上课睡觉不听讲 ④周末去电影院看电影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 )

①新的机会和可能 ②要过上辛苦的生活

③新的目标和挑战 ④只是人生中最有成就的一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这两句名言共同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只有自己才能解读,认识自己

B.正确认识自己才可能活得精彩

C.要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

D.正确认识自己就能成就精彩人生

15.下列对“梦想”说法正确的是( )

①梦想是生活的必需品,没有梦想就无法生存

②梦想,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

③梦想是成功的基石

④梦想是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和渴望。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朋友和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下列关于交友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朋友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

②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受到朋友的影响

③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让我们更深刻的体悟生命的美好

④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习主席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年轻人( )

A.梦想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转化为现实

B.梦想是美丽而崇高的,现实有时则是丑恶的、可憎的

C.要自觉地把个人梦想与中国梦联系起来

D.要树立崇高远大的梦想并为之奋斗

18.王安石的《伤仲某某》中的“神童”方某某生来为天才,但后来因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最终成为一个普通人。这告诉我们( )

A.“神童”都会变为普通人

B.学习没有终点,即便是“神童”也要进行不断地学习才能成为有用的人

C.方某某是因为赚钱而变成普通人的

D.方某某没有重视自身条件,应好好利用自己的条件去赚钱

19.六年级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起点。面对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你也许在感到高兴的同时,又有点孤单。这时最好的选择应该是( )

A.课余时间去找小学同学玩,对不认识的同学敬而远之

B.主动向新同学介绍自己,尽快融入到新集体中

C.能沉默时则沉默,等待新的同学主动找自己玩

D.时刻保持警惕,提防同学取笑,不让同学伤害自己

20.我国“高铁院士”王某某,一生有两个梦:一是我国铁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二是我国隧道要成为世界第一。为了实现这两个心愿,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的隧道建设事业。这启示我们( )

①应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②要珍惜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③要把个人梦想和努力奋斗紧密结合起来

④只要心中有远大的梦想就有可能成为科学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现实交往与网上交往的共同之处是( )

A.都有精彩的同时也有诸多无奈 B.都能突破现实生活的角色限制

C.都实现了真正虚拟、自主交往 D.都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2.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下列属于发展自我机会的是( )

①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

②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③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

④埋头苦读,尽量少接触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3.在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墙上有一句名言:“此刻打盹,你将做梦;此刻学习,你将圆梦。”这句名言启示我们( )

A.只要学习,就能圆梦

B.我们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

C.只要学习,就能成才

D.只需在校学习,以后就不用学习了

24.周恩来总理少年时,面对国家危难人民困苦,决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誓言“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立下“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远大志向。以周恩来总理为榜样,我们青少年要 ( )

①把编织人生梦想作为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②体会到现实常常会把梦想打败,有梦想并不重要

③认识到梦想遥不可及,梦想会折磨着你进取的心

④关心国家发展,将个人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简答题

2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网上交往超越时空限制,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连在一起。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让我们有更多机会结交新的伙伴,拓展交往圈。

(1)网上交往具有哪些特点?

(2)中学生应如何理性结交网友?

26. 2017年10月19日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习近平在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路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奇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1)今天的少年梦想具有怎样的特点?

(2)实现青春梦想,我们应该怎么努力?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桥吊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许某某,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可他凭借苦学苦练,成了码头上人人知晓的“许某某”。20世纪七十年代,他刚进港口时,别人上班包里只拎个饭盒,他的包里却多一本书。到上海港学桥吊,别人周末去逛上海滩,而他一门心思地泡在码头上鼓捣图纸。许多人感到“老搬”不会有什么大作为,可许某某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岗位能够成就事业。他说过一句令工友感到震撼的话:“一个人可以没文凭,但不可以没知识;可以不进大学殿堂,但不可以不学习。”

我们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许某某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那么:

(1)学习对我们有什么重要作用?(两点即可)

(2)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学会学习呢?(三点即可)

28. 《挑战不可能》是央视大型励志挑战节目,每期选择中外8个左右选手,涵盖技能、体能、脑力等多个项目的极致挑战。节目在展示这些选手挑战各种不可能的任务和故事时,重点展现“挑战自我”和“认识自我”,选手们通过挑战成为更好的自己。

(1)正确认识自我有哪些重要性?

(2)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那么自我评价的方法有哪些?

(3)要想成为更好的自己,除了上述材料中提及的,我们还可以怎样做?

三、分析说明题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友谊共成长)

材料一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某某,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某某,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材料二 王辉和刘某某是好朋友,学习上两人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竞争激烈,成绩都很优秀;生活上互相关心,彼此照应。可最近刘某某在校外被一个高年级学生欺负。他找王辉寻求帮助,决定一起去把那个欺负他的人打一顿,可是王辉却说:我不能帮你去打架……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友谊的什么特质?

(2)你赞同王辉的观点吗?为什么?

(3)请你告诉刘某某,我们如何让友谊之树常青?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本题考查建立友谊的方法。

C:题文中爱默生认为“先向别人表示友好”,是积极主动热情与他人交往的表现,C说法正确;

ABD:交友时需要宽容大度、乐于助人和相互尊重,但在题文中没有体现,ABD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A

【详解】

本题考查对网络交往的正确认识。

①②③:依据所学知识,网络交往拓展了交往的范围和新渠道,丰富了我们的学习与课外活动。但是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间接性以及隐蔽性的特点,网络交往利弊共存。我们一定要自觉遵守网络交往的规则,做一个文明的网络使用者。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网络与现实交往一样,也需要遵守道德和法律的规定,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3.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学时代的认识。

①②③④:根据所学,进入中学生活,我们要积极适应新环境,以积极的心态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做新生活的主人。珍惜新起点,笑迎新生活,要努力学习、不断进取,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同学们共同成长,所以①②③④观点都正确;

故本题选D。

4.C

【详解】

本题考查学会学习的方法。

①③④:题文中的“乐学”和“会学”,表明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中学生要学会学习,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①③④观点正确;

②:“题海战术”违背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5.C

【详解】

本题考查对学习的认识。

②③④:小明父母认为中学阶段任务是知识学习,参加社团是不务正业,他们没有认识到,学习不仅包括知识的获取也包括能力的培养;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也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通过活动培养兴趣陶冶情趣也是一种成长,②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①:错误,课堂上知识学习非常重要,也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故本题选C。

6.C

【详解】

本题考查中学序曲。 C:中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可以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坚强的意志,有利于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可以减轻学习带来的压力,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故C正确; ABD:说法与题干主旨无关,故排除ABD; 故本题选C。

7.B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对待他人评价。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是受自身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容易正确认识自己,启示我们要从他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ACD:不符合诗句的寓意,与题意不相符;

故本题选B。

8.A

【详解】

本题考查认识自己。

A:题干中尼采的话,意思是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并不是容易的,启示我们要正确认识自我,故A正确;

BCD:题干未涉及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做更好的自己,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

故本题选A。

9.C

【详解】

本题考查对中学时代的认识。

C:初中生活使我们站在一个新起点上。这里的“新起点”主要指中学时代,这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了珍惜新起点,为了更好地成长,我们要积极适应新环境, C符合题意;

ABD:新起点并非是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新的学校和班级,新课程和新教材,ABD应排除;

故本题选C。

10.C

【详解】

本题考查建立友谊。

C:题干中“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了交友要真诚,需要持续行动,这样才能建立友谊,C说法正确;

ABD:说法与题干无关,应排除;

故本题选C。

11.A

【详解】

本题考查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和理解。

①③④:结合课本知识,合作学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能使同学之间互助交流,取长补短,改善学习习惯;合作学习实行分工合作,有利于培养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故①③④说法正确;

②:最优秀的学生的说法过于绝对,故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2.A

【详解】

本题考查对学习的认识和理解。

①②④: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譬如,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如何与不同个性的人相处,等等。故①②④说法正确;

③:这是不遵守纪律的表现,故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3.C

【详解】

本题考查对迎接初中新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①③:依据教材知识,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这些都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故①③说法正确;

②:这是消极被动的说法,故排除;

④:最有成就的说法过于绝对,故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4.B

【详解】

本题考查对正确认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B:这是在告诉我们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才可能活得精彩,故B说法正确;

A:我们还可以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己,故A说法错误;

C:材料没有体现出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故C说法错误;

D:这一说法过于绝对,故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5.D

【详解】

本题考查对梦想的认识和理解。

①:这夸大了梦想的作用,故说法错误;

②③④:梦想,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梦想是成功的基石,是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和渴望。故②③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16.D

【详解】

本题考查朋友的重要性。

①②③④:朋友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受到朋友的影响,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让我们更深刻的体悟生命的美好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故①②③④说法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7.D

【详解】

本题考查对努力实现梦想的认识和理解。

D:材料中习主席的话强调了努力在实现梦想中的作用,故说法正确;

A:这一说法过于绝对,梦想需要努力,故说法错误;

B:这与题文的主旨内容不符;

C:从快乐没有体现出中国梦的内容,故与题不符;

故本题选D。

18.B

【详解】

本题考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B:题干告诉我们学习没有终点,即便是“神童”也要进行不断学习,才能成为有用的人,启示我们要终身学习,故B说法符合题意;

A:“神童”若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会成为杰出人才,故A说法错误;

C:方某某是因为忽视后天的学习而变成普通人的,故C说法错误;

D:方某某应好好利用自身的条件去学习,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9.B

【详解】

本题考查中学时代。

B:面对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你也许在感到高兴的同时,又有点孤单,这需要我们主动向新同学介绍自己,尽快融入到新集体中,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故B说法符合题意;

ACD:“对不认识的同学敬而远之”“等待新的同学主动找自己玩”“提防同学取笑”这些行为会影响人际交往,故AC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0.A

【详解】

本题考查对梦想的认识。

①②③:题文中的“高铁院士”王某某能够把个人的梦想与祖国的梦想相结合,并为之不断努力奋斗;应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要珍惜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要珍惜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启示我们要把个人的梦想与努力奋斗紧密结合起来,①②③观点正确;

④:实现梦想的途径是脚踏实地、全力以赴,④观点错误;

所以本题选择A答案。

21.A

【详解】

本题考查对网络交往的认识和理解。

A:无论是现实交往还是网络交往,都有精彩的同时也有诸多无奈,故A说法正确;

B:网络交往可以突破现实生活的角色限制,故B说法错误;

C:说法过于绝对,故C说法错误;

D:现实交往要受空间限制,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2.A

【详解】

本题考查对中学生活的认识。

①②③:依据教材知识,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等,故①②③符合题意;

④:我们既要认真努力的学习,也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3.B

【详解】

本题考查对学习的认识和理解。 B:题干中的名言,意思是学习可以实现梦想,启示我们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B符合题意; AC:说法绝对,错误; D: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学校,D错误。 故选B。

24.B

【详解】

本题考查少年有梦。

①④:题意要求我们青少年要把编织人生梦想作为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关心国家发展,将个人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努力实现梦想,故①④说法符合题意;

②:青少年要敢于有梦,勇敢于追梦,故②说法错误;

③:梦想并非遥不可及,许多梦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③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④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分析】

背景材料:我们与友谊共成长

考点考查:友谊的特质,呵护友谊

能力审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核心素养:公共参与、科学素养

(1)

第一步:审设问。本题的设问主体为说明友谊的什么特质, 联系友谊的特质相关知识;

第二步:审材料。有效信息: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体现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中的格言,说明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据此回答即可。

(2)

第一步:审设问。第一小问的设问主体为是否赞同王辉的观点, 联系友谊要坚持原则;第二小问的设问主体为赞同王辉的观点原因, 联系友谊要坚持原则;

第二步:审材料。有效信息:刘某某在校外被一个高年级学生欺负,找好朋友王辉帮忙,王辉拒绝他的要求,体现友谊要坚持原则;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解答时,首先要答出赞同王辉的观点,原因可从友谊不能没有原则。不能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当朋友误入歧途时,要加以劝阻;等等方面作答。

(3)

本题考查呵护友谊的知识,可以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回答。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比武试题-d9466cdfde4748d5aeff1b38c2f3f19c》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