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初三语文教学质量监测试卷》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021学年长宁区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4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6分)
(一)默写(12分)
1.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某某《江某某》)
2.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某某《浣溪沙》)
4.孟子认为“国恒亡”的两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第5-10题(24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某某?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某某?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某某》)
【乙】公少有大节,于某某、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公内刚外和,好施与,置义庄某某①中,以赡族人,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姓名。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悹、庆二州之民与属羌②,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里∶故乡②羌∶中国西部一个古老的民族。
5.【甲】文某某是__________(人名),即【乙】文中的“_____________”。(2分)
6.翻译【甲】文画线的句子。(3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解释【乙】文加点的词语。(4分)
(1)皆能道其姓名( ) (2)及其卒也( )
8.下列对【甲】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是心态的平和。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政治追求。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人生理想。
D.“微斯人,吾谁与归”是被贬谪后的困惑与迷茫。
9.【乙】文通过主人公(1)常自诵以明志;(2)________________等言行,从正面表现其人格魅力。又通(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体言行,从侧面凸显其深远影响。(6分)
10.【甲】文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从【乙】文某某,主人公实际上是具备了“古仁人”的诸多精神品
质的,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性格外柔内刚,乐善好施。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3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1-15题(16分)
正义为什么常常被邪恶蹂躏?
①有道是“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②但不可否认,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正义经常遭受邪恶的摧残蹂躏,在绝大部分时间里,人类的历史是黑暗的、残酷的、血腥的,是一个邪恶战胜另一个邪恶的轮回而已。只是到了近代,随着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的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话”?若不是有这部电
影,我还不愿去阅读《西游记》原著呢!
听到这番对话,你对文学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是否可以“大话”这一话题有何想法呢?请写在下面
的格子里。(80字左右,6分)
四、写作(60分)
24.题目:你懂世界我懂你
要求∶(1)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不得使用本试卷中出现的材料。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初三语文教学质量监测试卷》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