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以经典阅读为基础的博雅观

本文由用户“joy9813”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5-29 20:10:08 举报文档

以下为《传统的以经典阅读为基础的博雅观》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传统的以经典阅读为基础的博雅观:

在电子资料成为主流阅读载体的时代,纸质经典阅读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奢侈的人生体验。越来越多的人习惯轻阅读、快阅读、消费式阅读、碎片化阅读、网络阅读,传统的以经典阅读为主的阅读方式似乎已经过时。的确现在我们可以随时在网络上猎取孔子、墨子等经典大家的名作,了解他们的思想,并且很多时候电子资料会以更生动形象的方式来呈现经典作品,于是有很多人认为传统的阅读方式已经没有存在的基础了。但我认为,在网络社会,回归传统阅读方式仍然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汲取智慧、追求博雅的方式。

今天的文明在整体上已经迈过了短缺、匮乏的时代,知识大规模下移,使任何一个卜居或旅居偏远地带的人,都能随时阅读;只要有一手机在,他就可以连接人类文明的图书宝库。网络时代的文明福祉是空前的,但跟专家们预测的网络阅读取代纸质阅读的趋势相反,纸质阅读仍是今日人类个体最宝贵的生活内容。

在共生的网络时代,纸质经典阅读对习惯无纸化的我们来说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种博雅的观念。跟一般阅读有所不同,传统阅读是一种对自己的打开,是把自己从外在的世界中找回来。这一特征可以判定一个人是否读进了经典、读出了自己。有人拿着书“一目十行”,有人拿着书“心不在焉”,这些阅读都非对阅读的正当态度。经典并非“咳风唾地”的时某某“明日黄花”,而是文明演进的界石、台阶。在知识爆炸的网络时代,这些界石、台阶需要我们去一一领略。在日常生活中阅读经典是如同信徒做礼拜一样听闻福音的方式,更是我们成全自己、安顿自己的方式。遗憾的是,现代人容易忽略经典,容易倾向于在网上冲浪去获取知识。

传统社会的读书,首先是调心。没有对自己心的把握,机械地认字识文,是难以读好书,难以打开自己和经典的“封印”状态,更难以获得智慧。如同中西贯通的大儒马某某先生所说,“故欲读书,先须调心。心气安定,自易领会。”传统的阅读方式可以让我们从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有所解脱,使浮躁的心得以安顿,借用孟子的话,经典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2. 创新素养教育案例
  3.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名师教学设计
  4. 全科阅读方案
  5. 小故事大道理阅读单
  6. 期中考试国旗下演讲稿《全力以赴-迎接期中考试》
  7. 阅读记录表模板
  8. 绘本阅读课评课意见
  9. 传统中医养生,惠及百姓健康活动方案
  10.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民居建造演变中的继承与创新性研究》考察报告
  11. 幼儿园绘本阅读的实践研究方案
  12. 六年级主题活动教学计划
  13. 小学国学教育工作计划
  14. 寒假实践报告感恩父母报告
  15. 阅读推荐课《爱的教育》教案
  16. 校园阅读方案
  17.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反思
  18. 中心小学学生读书活动评价方案
  19. 关于提高六年级语文质量的几点建议
  20. 传播学考试内容

以上为《传统的以经典阅读为基础的博雅观》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