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种植新技术

本文由用户“yj9981n”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6 19:57:57 举报文档

以下为《玉米高产种植新技术》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玉米高产种植新技术

在玉米的种植中,要获得理想的产量和收益,必须要做好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从细节入手,不忽视任何一个管理环节,才能确保玉米的高产,稳产。 要玉米高产,就要选择产量较高且抗逆性强的品种,最好选择农大108、登海9号、郑某某958、鲁某某981等,在播种前一定要精选种子,去除瘪粒、小粒、不合格粒等。选择好种子后,可以在播前15天进行发芽率检验,然后在播前3-5天将种子摊开在干燥向阳处晾晒。 种植的时间及温度掌握也十分关键春季气温达到12°C以上时即可播种,平坝、浅丘地区一般在3月中上旬播种,深丘、中低山区以3月下句、4月上旬播种育苗为宜,这样可以缩短麦玉共生期,培育壮苗。 要做到玉米的产量变高,就要为其提供腐殖质含量丰富且疏松透气的沙壤土,再往土壤表面施加腐熟的鸡鸭粪便,然后翻耕一遍土地,使其更为肥沃松软,然后即可将玉米的种子播撒至土壤表面,促进其旺盛生长。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养分,养殖玉米时,需要在植株出苗后,为其追施2-3次氮磷钾复合肥料,使玉米的生长速度加快,并且在玉米结果期间,需要向其叶片上喷洒磷酸二氢钾,使植株的产量提高。 玉米喜水,但是不耐水涝,养殖玉米时,需要根据天气状态来调节浇水频次,在雨季时期,需要为玉米挖掘排水沟,及时排出土壤中的积水,以免玉米渍水腐烂,而在环境较为干旱时,需要每隔三天向玉米浇灌一次水分。

玉米宽窄行浅埋滴灌栽培技术是在玉米传统垄作种植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完善的一种新的栽培技术,是在常规65 cm 小垄的基础上,两垄合成130cm大垄,垄上宽窄行种植,窄行距为50 cm,宽行距为80cm,窄行中间浅埋一根滴灌管,实现节约用水、培肥地力、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增强通风透光性能等特点,进而达到玉米提质增效。现将玉米宽窄行浅埋滴灌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总结如下: 一、增产机理 (一)通风透光。这种栽培方式,宽窄相间,自然在组合间形成80 cm 宽的通风带,与小垄单行栽培方式相比,垄间风速提高53%左右,增加光照30%,株间风速提高39%,光照增加35%,这样有利于玉米光合作用,充分发挥边际效应,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二)增加密度。由于通风透光良好,玉米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增强了抗倒伏能力,这为适当增加玉米栽培密度奠定了基础。每亩较小垄单行栽培增加500~1000 株,靠群体增产。 (三)节水保墒。使用滴灌技术可以实现水分经济利用。据测定,玉米采用浅埋滴灌技术,比漫灌节水70%,平均亩节水30m3,比喷灌节水50%,平均亩节水10m3,0-20 cm 土壤含水量比小垄单行栽培平均提高 2.3%。 (五)肥料利用率高。玉米实行浅埋滴灌技术,可以不受天气影响,根据玉米需水规律随时补水,这样肥效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彻底解决了以往玉米喇叭口期遇干旱不能正常追肥的问题。据试验,这种栽培方式比小垄单行种植肥料利用率提高 20%。这种栽培方式未改变原来的垄型,符合原来小四轮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作业条件,所以从整地、施肥、播种、铺管、覆膜、收获、根茬还田,可以实现全程机械化,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栽培技术 (一)选地选茬。浅埋滴灌玉米植株繁茂,根系发达,因此在选地上应选耕层深厚、土壤疏松、肥力较高、保水保肥、排水良好且靠近水源的地块;为提高覆膜质量,在选茬上要选择不易起坷垃,又容易灭茬的“软茬”、“肥茬”,如瓜菜茬、大豆茬、马铃薯茬,切忌选择施用过豆磺隆等残效期长且对玉米生长发育有影响的除草剂茬口,如果选择玉米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雾。玉米锈病和褐斑病可在发病初期选用20%粉锈宁乳油每亩75~100ml喷雾。

9、人工去雄和辅助授粉技术

雄穗对冠层内的光照影响较大,故在刚抽雄时,可隔行去雄,或隔株去雄,去雄株数不超过全田株数的一半,受粉结束后再将余下的雄穗全部拔掉。试验表明,去雄后一般可使玉米增产6.83%~10.35%。去雄时不能把上部的叶片去掉,去掉顶部叶片则导致减产。

人工授粉在盛花末期、晴天9时至11时进行,应边采粉边授粉,可减少秃顶缺粒。

10、适期晚收技术

夏玉米适当晚收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玉米适宜收获期为完熟期,其生理标志是籽粒基部形成黑色层,乳线消失。如苞叶变白即收,往往会减产10%左右。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玉米高产种植新技术》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