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总则与人身权利学案

本文由用户“zjianw”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5-31 11:08:38 举报文档

以下为《第一课 总则与人身权利学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一课 总则与人身权利

一、阅读P2——11,回答以下问题:

1.民事权利与义务

①民法调整什么关系?

2.民法典为什么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3.民事主体与民事法律关系

①民事主体 填写有关民事主体的内容

什么是法人?

什么是民事行为能力?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有哪些类型?

什么是民事权利?什么是民事义务?

②民事法律关系

/

4.民法典的基本原则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条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重为前提



公平

民事主体公平、平允、合理地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民事责任的承担,在通常情况下适用过错原则,责任与过错的程度应相适应,双方都无过错的,应由法律规定双方对损失承担责任。



诚信

民事主体诚实、善意、信守自己的承诺/司法审判中的解释与遵循

“帝王条款”,民法中最为重要的基本原则。培育契约精神/善意观念/正确的价值观,尊重知识产权/追求创新,指导民事主体活动和司法机关裁判,对法律的补充和解释



守法和公序良俗

民事主体守法(广义的法律)

社会公共利益/国家社会层面价值、民间道德观念

民法要维护社会基本的生产生活秩序,维护国家的价值追求



绿色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构建生态时代下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



注: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旨在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调整各方利益关系。民事主体、司法机关遵循的基本准则。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第一课 总则与人身权利学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