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练习(含答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多用电子邮箱、QQ等即时通讯工具???????
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
2.据《中国环境报》报道,为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巴黎气候变化协定》,2018年国家建立了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按国际惯例,这里的“碳”是指(?? )
A.?二氧化碳????B.?单质碳??C.?碳元素? D.?所有含碳化合物
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类饮料
B.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
C.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4.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所作的字画至今仍不褪色,是因为墨汁中的碳( )
A. 具有可燃性 B. 在常温下稳定 C. 具有氧化性 D. 具有还原性
5.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都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分子构成也相同
B.性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且都有毒
C.用途:CO可以用来灭火, CO2可以做化工原料
D.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6.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长久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 一氧化碳的排放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D. 用煤火取暖时应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7.现有两瓶气体:二氧化碳和氧气,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方法中不正确的( )
A.分别观察颜色 B.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C.分别用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 D.分别滴加澄清石灰水
8.将干冰放在空气中,其周围就会产生大量的白某某,因而舞台上常用其制造云雾缭绕的幻境.干冰能产生白某某是因为( )
A.干冰蒸发出大量水蒸气
B.干冰蒸发出大量的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C.干冰蒸发时吸收大量的热,使温度降低,大量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
D.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了大量的白色气体
9.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B. 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C. 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做润滑剂
D. 这四种物质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0.如图所示的两只烧杯中分别放有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烧的蜡烛,有关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这两个实验中,蜡烛都是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B. A实验中只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C. A、B实验中蜡烛熄灭的原理是隔绝了空气
D. B实验可知,逃离火灾现场应成站立姿势逃跑
11.据报道,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世界上最薄的材料㧟碳膜片,其厚度只有一根头发的二十分之一.如图所示,这种碳膜片状如蜂巢,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边形单元向外延展而成.下列有关碳膜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碳膜片属于单质
B.碳膜片与C60是同一种物质
C.碳膜片属于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
D.碳膜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和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
12、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③④ (2)硬度大 (3)石墨 金刚石 活性炭 干冰 具有滑腻感
19、(1)CH4 (2)H2 CO (3)CH4 H2 (4)CO CH4 (5) H2 CO CH4
20、(1) (2) 置换反应
三、实验题
21、(1)酒精灯 (2)②④ 燃着的木条放瓶口 (3)
(4) d c
22、(1)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失去了携氧能力,造成缺氧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爆炸
黑色固体变红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计算题
23、(1)2.2 (2)5g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练习(含答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