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版新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数学组)》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022版新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数学组)
填空题(36分)
2022版新课程标淮修订的原则有( )、( )、坚持创新导向。
数学是研究( )和( )的科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具有( )、( )和(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培养目标: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
5. 课程目标以( )为本,以( )为导向,进一步强调使学生获得数学( )(简称“四基")的获得与发展,发展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 )(简称“四能”),形成正确的( )。
6. 课程内容组织的重点应是对内容进行( ),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7. 学生的学习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认真听讲、( )、( ) 、( )、合作交流等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8.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 )和( )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 )与( )。
9. 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的眼光主要表现为:( )(包括数感、量感、符号意识)、( )、( )与( )。
10. 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思维主要表现为:( )、( )或 推理能力。
11. 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语言主要表现为:( )或数据观念、( )或模型观念、( )。
12.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由( )、( )、( )、( )四个学习领域组成。
13. ( )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最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
选择题(24分)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当具各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承载着( )根本任务。
A. 培养核心素养 B. 立德树人C. 实施素质教育
2.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应重视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处理好( )的关系。
A. 过程与结果 B.直观与抽象 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3.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 )和阶段性,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表现。
A. 协调性 B.一致性 C.层次性
4. ( )主要是指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
A. 运算能力 B.量感 C.数感
5. 数与代数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城,在小学阶段包括( )和数量关系两个主题。
A.数的认识 B.数与运算 C. 数的运算
6.综合与实践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以( )主题学习为主,适当采取主题活动或项目式学习的方式。
A.跨学科 B.数学内容 C.社会担当 D.明确教学目标
7. 评价方式应包括书面测试、口头测试、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成长记录等,可以采用( )相结合的方式。
A.课上课下 B.线上线下 C.学校内外 D.家庭内外
8. 评价主体应包括( )、学生、家长等。
A.学校 B.校长 C.老师 D.教务处主任
9. 考试形式以( )为主,可采用基于信息技术的考试方式,并与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相结合。
A.书面考试 B.口头考试 C.纸笔测试 D.线上考试
10. 小学阶段的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实施主要采用( )方式。
A. 探究式学习 B.主题式学习 C.项目式学习
11. ( )是指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举例说明对象。
A. 掌握 B. 理解 C.了解
12. “经历、体验、感悟、探索”等行为动词是用来描述( )的行为动词。
A. 结果目标
B. 过程目标
简答题(40分)
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包括哪些?
答案:一、填空题
坚持目标导向 坚持问题导向
2. 数量关系 空间形式
3. 基础性 普及性 发展性
4.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5. 学生发展 核心素养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6. 结构化整合
7. 独立思考 动手实践 自主探究
8. 学生学 教师教 主体 引导者 合作者
9. 抽象能力 几何直观 空间观念 创新意识
10. 运算能力 推理意识
11. 数据意识 模型意识 应用意识
12.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13. 量感
二、选择题
1-5:B A B C B 6-10:A B C C B 11-12: C B
三、简答题
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2.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3.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以上为《版新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数学组)》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