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教育学高频考点》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一章
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人是孟子,见于《孟子 尽心上》.。
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民族性。
教育者在教育活动总居于主导地位,受教育者是主体地位,教育媒介是沟通或桥梁的作用。
第一个正式提出的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是生物起源说。
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最早的学校教育诞生于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教育有了鲜明的阶级性。
西周的教育特征是学在官府,教育内容是“六艺”,“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
宋代特殊的教育形式是书院。
古代埃及教育的特征是“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古雅典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政治家和商人,古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军人和勇士。
中世纪的西欧教育内容是“七艺”。“七艺”是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世界上最早实行义务教育的国家是德国。
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教育的特征,提出者保罗 朗格朗。
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诱导原则的人是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学专著是《学记》。
苏格拉底的问答法第三步是产婆术,体现了启发式教学原则,是西方最早提出该原则的人。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泛智”教育是“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
康德是最早在大学开设将于学讲座的学者。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旧三中心是: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教育无目的论是杜威提的,新三中心是: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是凯洛夫的《教育学》。
第二章
决定教育性的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科学技术。
决定教育领导权、受教育权的因素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因素是生产力。
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精神文化。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第三章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核心、出发点、归宿、依据、评判标准。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国家的教育目的、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我国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的学说。
我国的第一个教育方针颁布于1957年。
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全面发展的教育组成部分:德智体美劳。
素质教育的内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制度化教育形成的标志是近代学校教育系统的建立,我国是“废科举、兴学校”。
我国第一个颁布的学制是壬寅学制,第一个实行了的学制是癸卯学制,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学制是壬子癸丑学制,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是壬戌学制。
第四章
世界上最早的师范学校诞生于法国。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教育机智。
教师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以及心理健康。
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第五章
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课程是由朱熹提的。
根据课程的任务,可以将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
从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分,可以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课程内容的三个层次是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课程标准是编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授课制是现代教学的基本形式。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反馈、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第七章
德育的四大规律: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思想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德育的九大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知行统一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教育学高频考点》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