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成功与失败

本文由用户“感觉很搞笑”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1-16 20:10:24 举报文档

以下为《比较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成功与失败》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比较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成功与失败

戊戌变法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其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戊戌变法作为近代中国的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在政治经济方面,它推动了清政府的自我改革,激起了民众对满清政府的愤恨,推动知识分子由维新向革命转化;在思想文化方面,它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使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变法理论更加深入人心,为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础,成为了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前奏。

戊戌变法虽然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但它以失败告终,我们更要总结其失败的原因。其一,守旧派势力强大,维新派只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

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崛起,通过学习西方,“脱亚入欧”,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利用日趋强盛的国力,逐步废除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而后随着经济实力与军事力量的不断提升,日本成功跻身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从此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为亚洲其他国家摆脱落后状况、实现民族振兴提供了一些经验。

明治维新也有其历史局限性。第一,日本虽然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但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地主所有制消极的一面逐渐显露,农民生活贫困,严重影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制约了工业发展;第二,出现了极端民族主义和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给亚洲各国带来了深重灾难;第三,明治宪法颁布后,藩阀长期以天皇名义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获得民主权利;第四,日本推行愚民政策,灌输天皇崇拜思想,强制民众绝对服从天皇;第五,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制约了日本的经济建设。

总结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成败,我们不难发现改革变法的重要性,“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世界先进文化的精髓,吸收和消化他国的先进科技成果,促进国家的繁荣与进步,使中国永远屹立于世界之林。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比较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成功与失败》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