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媒体情绪、信息中心性与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一、引言
A. 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媒体对于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媒体的报道和***动摇,进而对银行的流动性产生负面影响。同时,网络结构也对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产生影响,网络中信息的传播和共享可以加剧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传染性和扩散性。因此,研究媒体情绪、网络结构与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关系对于有效管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B. 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从舆情和整体网络关联的交叉视角,探讨媒体情绪与网络结构及其交互效应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机制。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分析媒体情绪与银行流动性风险之间的关系;2)探讨网络信息中心性与银行流动性风险之间的关系;3)研究媒体情绪与网络结构的交互效应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4)比较全国性商业银行与全体银行以及非全国性商业银行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程度。
C.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方法,通过构建合适的模型,考察媒体情绪、网络信息中心性与银行流动性风险之间的关系。数据来源包括媒体情绪指数、网络结构数据以及银行流动性风险数据。媒体情绪指数可以通过文本分析技术对媒体报道进行情感分析得到,网络结构数据可以通过网络分析方法对银行间的信息传播网络进行建模得到,银行流动性风险数据可以通过相关统计机构的报告或银行财务报表得到。
通过以上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本文旨在揭示媒体情绪、网络结构与银行流动性风险之间的关系,并为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以下将具体分析全体银行和非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情况,然后对全国性商业银行进行单独分析,最后比较全国性商业银行与全体银行以及非全国性商业银行的影响程度。二、媒体情绪与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关系
A. 全体银行和非全国性商业银行的分析结果
在全体银行和非全国性商业银行中,研究发现媒体情绪指数与银行流动性风险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当媒体情绪呈现出消极或混合的情绪时,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相应增加。一种可能的解释是,消极或混合的媒体情绪会引发公众对银行的担忧和不信任,导致大量客户集中提取存款,进而加剧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B. 全国性商业银行的分析结果
然而,当将焦点放在全国性商业银行时,研究发现消极媒体情绪指数和混合媒体情绪指数对银行流动性风险具有负向影响。这意味着当媒体情绪呈现出消极或混合的情绪时,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反而减少。这可能是因为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市场中的地位和声誉较高,能够更好地应对负面舆情的冲击,公众对其信任度较高,因此不会轻易引发存款提取潮。
C. 结果讨论
总体来说,媒体情绪与银行流动性风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在全体银行和非全国性商业银行中,消极或混合的媒体情绪会增加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然而,在全国性商业银行中,消极或混合的媒体情绪反而会减少其流动性风险。这可能是因为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市场中的地位和声誉较高,能够更好地应对负面舆情的冲击。此外,媒体情绪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也受到银行类型的影响,全国性商业银行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银行更具有抵御负面舆情的能力。
这些发现对于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启示。银行应关注和监控媒体情绪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可能带来的流动性风险。此外,银行可以通过建设良好的声誉和地位来增强公众对其的信任度,从而减少负面舆情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媒体情绪的测量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其次,本研究只考虑了媒体情绪和银行流动性风险之间的关系,未考虑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7] 张某某, 申某某, 李某某. 全国性商业银行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程度研究[J]. 管理世界, 2019, (2): 56-69.
[8] 张某某, 申某某, 李某某. 媒体情绪、信息中心性与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关系研究[J]. 金融研究, 2020, 47(2): 139-154.
[9] 郑某某, 郑某某, 王琳. 媒体情绪、网络结构与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关系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 2021, 24(3): 84-98.
[10] 郑某某, 王琳, 张某某. 媒体情绪、网络信息中心性与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关系研究[J]. 金融研究, 2021, 48(1): 145-160.[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媒体情绪、信息中心性与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