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完整版)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和教案 (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的五{2}一个教学班,学生数为29人。由于我担任这个班的数学课,所以对学生比较熟悉。学生对劳动技术课还是比较喜欢,他们喜欢动手,喜欢做实验,这对我来说有利于上好本学期的劳动技术课。但是也有极个别的学生上课不认真,比较随便,影响了上课,这学期对这些学生要加强教育。所以,我有信心上好五年级的劳动技术课。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编排了一些看看、说说、做做的内容。尤其强调实践性,要求学生都要亲自动手实践,以提高动手能力。本册教材内容主要有:1、茶杯套2、奇妙的针法组合3、小钱包4、植树5、可乐瓶6、可爱的小淘童7、哈哈照相机8、常春藤插育苗法9、校服上的小标记10、养鸡11、肉饼蒸蛋12、休闲躺椅模型制作13、点亮金某某14、喷水动力车模型制作15、独轮手腿车模型制作16、洗衣机的使用17、能歌善舞的傣族姑娘? 这些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教师还应根据实际适当补充乡土教材,以提高学生对劳动技术课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三、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四、教学措施: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科技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根据本学期五年级劳动技术课的要求、内容和班级学生实际,我决定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把握综合实践活动各指定领域共同的价值追求。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在性质上,都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都直接面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都超越具体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在价值追求上,都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丰富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现实体验和经验为终极目的,而不是以掌握某种功利的技术和书本知识为终极目的。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备好每一堂课,尤其做到亲自动手。凡要求学生会做的小制作、小物件,首先自己会做,并在课堂上认真做好演示,激发学生上劳动技术的兴趣。
2、把握各指定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延伸。
在实施具体的活动主题与活动项目的过程中,不应仅仅局限在完成某一领域的具体任务上,而应注重各领域任务和内容的相互渗透和延伸。如学生开展关于绿化与环保问题的研究性学习,学生了解了绿化的分布情况、种类、好处、破坏情况等,得出了加强绿化、保护绿化的治理方案或建议,教师可根据实际,引导学生做些环境保护法律的社会宣传活动,开展力所能及的环境治理的义务劳动,这样较好地把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结合起来,使得三类活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努力学习信息技术,摸索信息技术与劳动技术课整合的方法。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上课作好充分准备,按时进课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35分钟教学质量。
? 4、关心好差生,对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做好个别辅导,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
5、做好期中、期末考核,做好成绩记录。
6、写好教学反思,取得上劳动技术课经验。
五、课时按排
第一周:茶杯套????????????????? 1课时
第二周:奇妙的针法组合??????????? 1课时
第三周:小钱包???????????????? ? 1课时
第四周:植树????????????????? ?1课时
第五周:可乐瓶???????????????? ? 1课时
第六周:可爱的小淘童????????? ? 1课时
第七周:哈哈照相机?????????? ?? ? 1课时
第八周:常春藤插育苗法?????????? 1课时
第九周:校服上的小标记?????????? ? 1课时
第十周:养鸡????????????????? ? 1课时
第十一周:肉饼蒸蛋????????????? ? 1课时
第十二、十三周:休闲躺椅模型制作? 2课时
第十四周:点亮金某某?????????? ?? 1课时
第十五周:喷水动力车模型制作????? 1课时
第十六周:独轮手腿车模型制作????? 1课时
第十七周:洗衣机的使用?????????? 1课时
第十八周:能歌善舞的傣族姑娘????? ? 1课时
第十九周:期末考
《劳动与技术》五年级下册教案
第1课 茶杯套教学目标:1.欣赏用各种材料制作的茶杯套,感受线材料和铜片的特点。2.巩固结、穿、绕、缠、编、抽等编法技术,学会用云雀编制一个茶杯套。3.理解技术和应用之间的关系、养成热爱劳动技术和生活的积极情感。教导重点:用云雀结编制茶杯套教学难点:运用打结方法编制富有创意的花纹教学准备:毛线、铜片、茶杯、剪刀教学过程:一:观察实物,感受材质1.引导学生观察用不同材料制作的茶杯套,感受不同材质所具有的不同功能。2.用我们已学的中国结编制方法,就能制作出魅力的茶杯套。二.研究茶杯套底部的编制方法.1.教师示范:①.根据茶杯的高度确定线绳的长度,一般线绳的长度为茶杯高度的2倍②.根据铜片的大小,剪下若干段某某,并运用云雀结绕铜片盘法③.在距离铜片1.5–2cm处,将相邻的两根线绳打云雀结④.打完第一圈的结后,接着打第三圈的结,同时保持长度不变⑤.一次完成所有的云雀结⑥.用剪刀剪去杯套顶部的多于线绳⑦.取三根线绳,编结成麻花辫⑧.将辫子绳穿过杯套的顶部2.学生尝试练习.1).控制线绳的长度.2).杯底的云雀结是否扎实三.学习云雀编制茶杯套的花纹.1.教师示范.⑴ 在线绳的不同长度的位置打结.让学生观察菱形花纹的格状是否发生变化⑵ 采用不同的交叉组合.让学生观察花纹是否有幻化⑶小杯套的收口2.学生尝试练习.⑴通过线绳的交叉改变花纹⑵顺利完成收口⑶对个别同学进行指导四.编制实践.选择自己喜欢的线绳和图文.编制1只小杯套.五.茶杯套的展示.1.在班中展示完成的茶杯套2.讲茶杯套在杯子上试一试.再次调整.3.鼓励学生用小被套盛放各种物品,感受他的使用价值六.课堂总结
2.奇妙的针法组合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棒针编制中的几种基本针法的编制符号.能看懂图样2.能依照进行作品的编织、设计、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作思维3.通过动手编制练习,明白通过相同针法的不同组合,可以编织出不同的作品教学重点:能看懂样品的使用的针法.按照图示学习编织一种织物。教学准备:普通绒线 棒针2根教学过程:一:观察实物,感受不同的编织1.出示毛衣,感受不同的针线编织2.想:你曾在那些服饰中见过?二:学习几种基本织片的编织1.上针的平面织法:A教师示范①起针 ②位于表侧的第一行编制上针③翻至里侧的第2行,编织下针④重述上述编法B:学生尝试①学生一边看图样,一边尝试编制②与样品进行比较2.起伏编织教师示范编法:一行下针和一行上针交互而成的织片.不管是表侧还是里侧,都是编织下针①起针②位于表侧的第一行编织下针③翻至里侧的第二行,也编织下针④重复上述编法,反复编织下针学生尝试:学生分小组编织,组长负责指导3.双松紧编织:为两针上针和两针下针交互而成的织片,不管是位于表侧行还是位于里侧行,都是先编织两针上针,再编织两针下针教师示范:①起针②先编织两针上针,在编织两针下针③按照上述针法,反复编织三.学生尝试编织1.选择上述一种针法,试着编织一件织品2.上下针组合变化的方式还有很多,如单松紧针法.规划针法等四.织品展示:1.展示已经完成的织品2.可以织成一条围巾五.课堂总结.
第3课.小钱包教学目标:1.通过对织片缝制,装饰,做成一只精美的小钱包,了解编织技术的生活价值2.通过动手编织制作,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激发创作的欲望教学重点:利用上节课中完成的织片,通过缝制,装饰,制作一个精美的小钱包教学难点:装拎带与缝合织片教学过程:一.作品赏析1.出示几件完成的钱包成品2.思考上节课完成的织品的用途①想想可以把他制成那些生活中的小饰物②想一想他的编织方法是怎样的?3.揭示主题:小钱包二.学生做做:1.编织基本织片:选用自己喜欢的针法.组合编织完成一块基本织片.一般长为20cm 宽为8cm2.Z$拎带①教师示范:取下棒针,用穿编的方法传入两根绒线,两端各留出可抽拉的线头②学生尝试练习,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3.缝制织片①教师示范:将织片对折,用缝衣针缝合下边和侧边②学生练习注意:缝制时将织片沿长边对折,缝合底边和另一侧边即可4.装饰:用自己挑选的装饰材料缝在小钱包上,起到美化的作用①装饰品可以是现有的,也可以是动手编织②装饰注意图像 色彩三.作品展示学生作品展示 评价优劣四.课堂交流扩张1.作品评价:应注意穿编,缝合技术掌握程度及作品整体的美观程度2.思考:这些织片除了编钱包外,还能制作那些小饰品:?(手机袋..钥匙袋)3.利用可与时间尝试其他的编织制作四.课堂总结
第4课.植树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植树造林的意义和方法2.初步学会植树的一般方法和培育管理的基本技能3.养成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植树的一般操作和养护管理的操作教学难点:栽植的深浅.操作时学生难以把握教学准备:树苗 铁锹 剪刀 水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植树造林有什么作用?①植树造林不但可以绿化环境,净化空气,而且可以维护生态平衡,减少自然灾害②植树造林关系到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大事2.我国每年的植树节是几月几日?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植树节前后,全国各地都要集中进行植树造林活动.3.为什么选择3月12日为植树节?春季,在下雨前的一两天植树最好,因为这些天气的空气湿度大,栽植前后树叶水分蒸发减少,能使数目成活率高二.介绍植树的一般方法1.植树的工具:铁锹 剪刀 水桶等2.植树的一般掌握①侧枝:若果树苗的枝条过多,移栽后仍需蒸发大量的水分,可能造成供养不足,使树苗枯萎死亡.所以在移栽树木时要进行合理剪枝.以减少水分的散失,促使树木的成活②挖坑:用铁锹在将要植树的地面上挖一个树坑,树坑的深度和直径要比树苗的根系或所带的土球大一些③栽植:先在树坑的底部回填部分松土,然后将树苗轻轻的放入树坑中扶正,一边填涂土一边将土踩实④浇水:泥土回填完毕后,现在树坑周围挖成高15–20cm的土壤,土坑内地应大于树穴,槽约10cm,然后向土壤内浇足够的水,使泥土充分吸收水分,土根紧密结合,以利用根系的发育,最后盖土成丘. (注意:第一次浇水时一定要浇足浇透)三:课堂交流1.为了让小数健康成长,使其造福人类,植树后的养护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对比,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呢?2.学生交流讨论3.总结:养护管理时应该浇水,施肥,除草等等四.时间活动1.***会,少工会给学生创作机会2.在时间过程中,增强环保意识,安全意识
第5课.可爱的小陶童教学目标:1.学会对黏土的捏,揉,搓,压等技法2.能制作出原粒形内空的泥人胚子,并对胚子进行刻画,上色等美化,完成彩色小陶童的制作3.了解泥土到烧制成陶器的过程,增添生活的乐趣,培养合作互助及创新精神教学重点:学习对黏土的捏,揉搓等技法教学难点:是对胚子的雕刻教学准备:黏土,圆柱体棒,彩色颜料笔,小刻刀,釉,烤箱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陶器是由黏土或以黏土、长石、石英等为主的混合物,经成型,干燥,烧制而成的制品的总称,陶器工艺品是我国最古老的工艺美术品,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灰陶,江某某,白某某,彩陶和黑陶等,商店已出现釉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中间陶瓷至今兴盛不衰,宜兴的紫砂壶,台湾的陶某某,崇宁的雕镂陶等文明于世,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制作小陶壶二、设计制作方案1.阅读课文“陶器的制作”小组讨论设计十个小陶壶的制作方案2.以小组为单位,记录制作方案及分工三、学学做做1.圆柱体棒做模具,在模具外围上一圈料土(注意:模具的外形要简单以便脱模)2.将料土捏成小彩童的基本形状:8字形,上面是脑袋,下面是身体(注意:头要大一些才可爱)3.用小竹签或小刻刀在料土上刻出小彩童的帽子,头发,头巾等,并用收捏出娃娃的圆脸蛋4.将彩童晒干后,涂上颜色(晒干泥胚一定要方在阴凉处,不能直接在阳光下暴晒,否则容易裂开)四:作品展示1.学生作品展示,评价交流2.请个别学生进行经验介绍五、课外扩展课外学做一只小狗,一只小猫或其他动物
第6课.哈哈照相机教学目标:1.通过运用纸工的剪.切.画等技法,学会做一件纸工小玩具,在制作过程中了解到橡皮筋动力的作用2.通过纸工玩具的制作,增及童趣和童某某,增加同学之间的友谊,并且提高对纸工玩具制作的兴趣和制作发明的欲望教学重点:相机的构造和设计教学的难点:橡皮筋的安装教学准备:卡纸 橡皮筋 棉线 图片 剪刀 小刀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我们利用一些卡纸和橡皮筋,制作一部有趣的玩具照相机,不过里面的照片可以事先准备好,就看你怎么给小伙伴一个惊喜了二、新课引入1.请学生谈谈有关照相机的更新过程2.教师引入:哈哈照相机 是20实际60年代的玩具3.作品欣赏:思考①为什么拉制棉线后,哈哈照相机的镜头会晚上弹?②相机内的照片为什么会发生变化?你会设计出更生动有趣的照片来吗?4.小组合作:尝试分工三、学学做做①先将两张扑克牌大小的卡片上下对齐,在卡纸上点A.B.C三点,将卡纸分成四等分②以B.C两点为中点画一个长方形,并在A.C两点的右侧取两点为点D.E③用小刀按长方形的外廓线切割,并将纸片向上翻折,当作相机的镜头,然后在A上钻个小孔,穿上单根橡皮筋,并打个结,另一头穿过点F打个结,注意调整好橡皮筋的拉力,使他打开穿④在点D’和点E’处,用两根橡皮筋横向固定⑤在点E处的橡皮筋中间系一条细线,拉动细线使橡皮筋下垂,这对照相机的镜头就打开了⑥准备拍照,盖上镜头⑦拉动细线,镜头向上翻四、学生评价1.根据相机的制作,美化和创新进行评价2.交流创新照相机可以设计成各种形状,利用各种之和或其他物品,设计制作更多的照相机五、课外扩展让学生模仿小记者采访同学,进行拍照
第7课.常春藤扦插育苗法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常春藤扦插育苗的一般方法与优越性2.初步学会常春藤扦插育苗及扦插培育管理的基本技能3.养成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教学重点:常春藤扦插育苗操作操作难点:插条扦插技巧及扦插管理教学材料:常春藤插条 剪刀 铲子 洒水壶 花盆教学过程:一:课堂引入1.扦插育苗是植物繁殖的常用方法之一,它具有繁殖速度快,插条易某某,遗传性状变化小,管理方便等特点2.思考:怎样做才适合常春藤插条的成活?(使泥土保持一定湿度,前期需要适当遮光,冬季适当保暖)二、学学做做1.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①修剪插条:常春藤的插条厂10–15cm,一般有3个结位,扦插前剪去下端的叶子②做苗床,根据插条的多少,设计并做好扦插育苗的苗床(花盆)③扦插:在苗床泥土中间铲子梨出深10cm的插槽,将插条2/3插入,用手按实泥土(注意:株距3cm)④浇水:扦插完后浇水(注意:第一次浇水一定要浇透)三、课后管理1.课堂中常春藤扦插操作主要看准备是否充分2.课后管理是关键,包括后期的及哦水,扦插成活率
第8课.校服上的小标记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了解中国四大名秀的有关艺术特点及常用针法2.了解并初步掌握绣花的基本针法,斜行针,链边针,锁边针等3.自行设计一个简单的图案,并完成校服上的小标记教学的重点:了解并初步掌握绣花的基本针法的技能教学的难点:自行设计一个简单图案并完成 校服上的小标记教学准备:针 剪刀 绣花线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1.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哪些地方需要绣花?2.你会绣花吗?打算绣怎么样的图案作为校服的标记呢?3.介绍中国的四大名绣①苏绣。艺术特点:以针法精细,色彩雅致而著称,其图案修理,题材广泛,技巧活泼灵动常用针法:齐某某 散套 打点②粤绣。艺术特点:构图紧密热闹,色彩富丽,绣线较粗且松,针纹重叠微凸。③蜀绣:用针工整,平齐光亮,丝路清晰,不加代笔,花纹边缘如同刀切一般齐整。④湘绣:以图画为题材,形态生动逼直,风格豪迈。4.上网查材有关绣品,让学生欣赏。二.学学做做:1.学习绣花的一些基本针法。①斜行针②回针③连环针:绣成链环状。④齐某某:是绣花中用途较广的一种针法。2.在校服上绣图案的上步骤介绍。①将设计好的图案用铅笔画在校服上②用绣花绷将校服绷紧③用齐某某绣图案。3.学生尝试三.学生学会用十字绣
第10课、肉饼蒸蛋教学目标:1.了解蒸制食物的方法.2.认识有关蒸制的炊具,了解蒸制菜肴时的注意事项.3.能自己选择食物进行搭配,并从营养,卫生,经济环保等方面作简单的评价.4.能自己制作一个蒸制菜,掌握蒸制的方法和技能.获得烹饪劳动的体验.教学重点:学习蒸制菜的制作。教学难点:掌握不同菜肴蒸制的时间。教学过程:一、 创设生活情境。1、 根据学习内容,提出学习任务。2、 课件展示各种蒸制菜,了解蒸菜的方法。3、 课前准备。二.操作演示。1、了解肉饼蒸蛋的原料。2、了解“肉饼蒸蛋”的制作过程。①做肉饼时加入盐、酒、葱与味精,再放入碗中②加入鸡蛋,使蛋白和肉饼适当搅拌③架好蒸锅,加水,再放上肉饼蒸蛋的盘子④盖好锅盖,放在炉子上,大火蒸蛋烧15分钟。三、分组合作1、 注意分工2、 在烧的过程中注意加水,不能干烧。3、 将菜端出蒸锅时小心烫手。4、 制作别的蒸制菜。四.评价总结。
第11课 制作休闲躺椅模型
学习目标:初步了解休闲躺椅模型制作的过程,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一般自行车的打气筒往可乐瓶内充气。
③突然拔掉气门芯,水和空气向后喷,小车就会快速向前冲去。
注意:旋气门帽时,左手要按着气门芯,不让瓶内的水向外冒,到气门帽完全旋离螺纹,才可以突然放手。这时候,小车的速度特别快,观看的人要注意避让,注意安全。
四)交流与创新
交流与创新,这一个环节很重要,本课安排这一个环节,主要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舞台。同学们通过交流,不但培养了自己的表现能力,而且使学生的制作积极性和创新兴趣、能力得到发展、提高。这里安排了两个问题:
1、? 介绍你的喷水动力车的最大优点,找找你的喷水动力车还有什么缺点?
从动力、外形、取名等来介绍,缺点主要是:喷水嘴还要用手堵着很不方便,需要改进和创新等。
2说说喷水动力车的原理,再设计制作一辆比这辆更先进的喷水动力车。喷水车的原理是:水和空气突然从气门喷出,喷射在空气中,空气给了小车一个反作用力,从而使小车飞速向前驶去,叫做反作用力原理。
五)展示台
评一评,谁做的小车最漂亮,谁做的小车跑得快?这里重在评价奖励,评价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奖励的办法也是五花八门的。通过展示评价这一环节的活动,激发学生再次制作和创新的积极性。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完整版)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和教案 (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