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单元测试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单元测试题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图是河姆渡居民房屋复原图,它说明河姆渡居民 ( )
A. 种植粟
B. 普遍使用打制石器
C. 过着定居生活
D. 使用陶器
2.传说四五千年前,在我国黄河流域曾经发生过一场大战,从此,华夏族就逐渐地形成。这场大战是( )
A. 涿鹿之战
B. 牧野大战
C. 马陵之战
D. 桂陵之战
3.“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这是2005年5月,中国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拜谒何处时的祭文( )
A. 炎帝陵
B. 黄帝陵
C. 秦始皇陵
D. 中山陵
4.公元前三千多年,世界多个地区先后进入了文明时代,下列哪个国家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 )
A. 印度
B. 埃及
C. 中国
D. 古巴比伦
5.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最早种植粟的是 ( )
A. 山顶洞人
B. 河姆渡人
C. 半坡氏族人
D. 大汶口原始居民
6.下列发明与黄帝有关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
7.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都已经进入农耕时代。下列表述符合这两个原始居民农耕文化特征的是( )
A. 开始使用铁制农具
B. 逐步推广牛耕技术
C. 饲养家畜、制作陶器
D. 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8.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如下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9.干栏式建筑形式是下列哪个远古人类或居民发明的(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居民
D. 河姆渡居民
10.我们中国人见面喜欢问“你今天吃什么菜?”历史上,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国家,这个最早种植地你认为是( )
A. 北京周口店
B. 浙江河姆渡
C. 陕西半坡
D. 云南元谋
11.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原始人类遗址是( )
A. 北京人遗址
B. 河姆渡人遗址
C. 半坡人遗址
D. 大汶口人遗址
12.海内外华人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A. 华人都是黄色皮肤
B. 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由炎、黄两个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
C. 炎帝、黄帝打败了蚩尤部落
D. 我国原始居民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
13.人*** )
A. 会不会使用火
B. 会不会直立行走
C. 会不会煮熟食物
D. 会不会制造工具
14.“秦淮八绝”为八套秦淮风味名点小吃,其中桂花夹心小元宵的主要食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七千年河姆渡原始居民的主食( )
A. 水稻
B. 小麦
C. 粟
D. 玉米
15.中国被称为“丝国”。传说中教人养蚕抽丝的先人是( )
A. 神农
B. 共工
C. 仓颉
D. 嫘祖
16.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某一原始人类时,提到“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某某,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该原始人类应是( )
A. 山顶洞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人
17.**_*宁远县城南30公里的九嶷山舜源峰下有一座舜帝陵。2006年舜帝陵庙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请指出舜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 )
A. 世袭制
B. 武力夺取
C. 禅让制
D. 民主选举制
18.对于“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西方有“上帝创世纪”的故事,中国有“女娲抟土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的使用,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3) “钻燧取火”,我们可判断出当时人类已经会人工取火,所以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重大变化是:人类从使用天然火到人工取火的变化;最早会人工取火的远古人类是山顶洞人。
24.【答案】①过着艰苦的群居生活。
②烧烤食物;驱逐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解析】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有过着艰苦的群居生活。火对远古原始居民的作用:烧烤食物;驱逐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的意义: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单元测试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