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第5课时 圆周率的历史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5课时 圆周率的历史
圆周率的历史。
1.阅读圆周率发展的历史,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不断探索的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2.了解圆周率的历史,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探索精神。
重点:了解圆周率的历史。
难点:体验数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过程,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提供参考价值。
课件。
师:同学们,在研究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时,我们知道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作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关于“圆周率”你还想了解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说:
? 人类是怎样发现圆周率的?
? 圆周率的值究竟是多少呢?
? 计算圆周率的方法有哪些?
……
师:同学们的问题还真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圆周率的历史。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本节课阅读了解圆周率的历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测量的方法计算圆周率。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文字,看看人类解决关于圆周率问题的最早方案是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第1、2、3段文字及图)
学生独立阅读。
师:从中你了解了什么?跟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可能会说:
? 由于轮子等的广泛应用,人们很自然想到了圆周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可见很多数学问题都来源于生活。
? 最早的解决方案是测量,通过测量得到了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 在我国,现存有关圆周率的最早记载是2000多年前的《周髀算经》。
? 用测量的方法计算圆周率,圆周率的精确程度取决于测量的精确程度,而许多实际困难限制了测量的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断发展,人类开始摆脱求正多边形周长的繁难计算,求圆周率的方法也日新月异。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带来了计算方面的革命,π的小数点后面的精确数字越来越多。2000年,已经可以计算到小数点后12411亿位。
4.交流汇报。
师:阅读这些之后,与同学交流阅读后的感受,你又知道了哪些有关圆周率的知识?
生1:我知道了刘徽用割圆术得到了π的近似值。
生2:电子计算机太神奇了,能算到这么多位!我们可以再去查查资料。
师:你还收集到了其他哪些有关圆周率的历史资料?跟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可能会说:
? 英国数学家首先使用表示圆周率。π是希腊文圆周的第一个字母,而d是希腊文直径的第一个字母,当直径是 1 时,
? 1736年以后开始普遍用“π”表示圆周率。
【设计意图:将课内外相结合,把学生收集的有关人类研究圆及圆周率的资料,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使学生体会到人类对计算圆周率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
师:通过今天的阅读与交流,你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可能会说:
? 人类对圆周率的探索真是执着,一直没有停止过,真了不起!
?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在研究圆周率方面取得的成就竟然在世界上领先了约1000年,真令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 我知道了在研究圆周率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方法,今后我们研究问题也要多角度考虑,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收获,回顾阅读所得,既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归纳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在回忆总结的过程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第5课时 圆周率的历史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