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全等三角形2导学案

本文由用户“xddian”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12-17 19:10:31 举报文档

以下为《12.1 全等三角形2导学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12.1 全等三角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例理解全等形的概念和特征,并能识别图形的全等.

②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能正确地找出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掌握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

③能运用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两个重合的三角形变换其中一个的位置,使它们呈现各种不同位置的活动,让学生从中了解并体会图形变换的思想,逐步培养学生动态的研究几何图形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



教学难点

理解全等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

复写纸、剪刀、半透明的纸、多媒体课件(几个重要片断中使用).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问题情境

1.展现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录像片断。

/

2.学生讨论:

(1)从上面的片断中你有什么感受?

(2)你能再举出生活中的一些类似例子吗?

丰富的图形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他们能很快地投入到学习的情境中.

它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全等图形.



教师明晰,建立模型

观察下列图案,指出这些图案中中形状与大小相同的图形

//

问题:你还能举出生活中一些实际例子吗?

这些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能够完全重合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E,∠A=96°,∠B=25°,DF=10 cm.求∠E的度数及AB的长.

目的是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发展空间观念.鼓励学生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通过观察、尝试找到分割的方法,并可用分出来的图形是否重合来验证所得的结论.



巩固练习

1.全等用符号_______表示.读作_______·

2.△ABC全等于三角形△DEF,用式子表示为_______·

3.△ABC≌△DEF,∠A的对应角是∠D,∠B的对应角∠E,则∠C与_______是对应角;AB与_______是对应边,BC与_______是对应边,AC与_______是对应边.

4.判断题: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 )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 )

(3)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 )

(4)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 )

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1.回忆这节课:在自己动手实际操作中,得到了全等三角形的哪些知识?

2.找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的方法,注意挖掘图形中隐含的条件,如公共元素、对顶角等,但公共顶点不一定是对应顶点;

3.在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时应注意规范书写格式.

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要给予肯定的评价.



布置作业

1.必做题:

2.选做题:







/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全等三角形》教案(详案)
  2. 12.2 第1课时 “边某某”1导学案
  3.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全等三角形复习》
  4. 14.2.6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综合运用课件
  5. 11.1平移教案
  6. 第1课时 12.1全等三角形
  7. 初二数学第一章 全等三角形导学案 课题1.2全等三角形
  8. 初二数学第一章全等三角形导学案 课题 1.1全等三角形
  9. 轴对称图形教学PPT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10. 第2课时 平面图形的拼组(教案)
  11. 《全等三角形》课件
  12.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13. 《全等三角形》说课稿
  14. 12.1 全等三角形1导学案

以上为《12.1 全等三角形2导学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