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自我课堂教学诊断分析报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自我课堂教学诊断分析报告
蓬街XX小学 阮某某
教学内容:数学广角——搭配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使学生掌握搭配的方法,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考,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三(1)班的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这个你们不认识的数学老师要给你们上一节数学课,欢迎不欢迎啊?(欢迎)好,欢迎我的孩子请摆个漂亮的坐姿。嗯,我想知道,你们喜欢看《西游记》吗?谁知道孙悟空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孙某某)有一个叫银毛大王的妖怪啊,想把孙某某收入宝瓶中,他一连把“孙某某“三个字叫出了6种不同的叫法,孙悟空都一一答应。你知道妖怪是怎么叫的吗?
学生思考、反馈,师引导:谁能有顺序的说?让我们听得更清楚。
学生说,老师板书:孙某某、孙某某、行孙者、行者孙、者行孙、者孙行
自我诊断:课前一直在思考怎么进行课前谈话以取得较佳的效果,儿时一集不落地看过的《西游记》的片断突然浮现在眼前,于是便有了上述课前谈话的内容,当时是有灵光一现的惊喜,自认为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还能唤起学生头脑中有关简单排列的旧知。可教学实际告诉我,这样的谈话比“你、笑、我”三个字更差强人意。张校长甚至认为,有美化妖怪之嫌。这都得怪我考虑不周,与新授教学的衔接过渡很生硬。上课时又恰好是第三节课,学生做眼保健操,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前谈话。失败!
二、教学流程
1、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数学广角中有关搭配的知识。
媒体出示2件上装、3条下装。问:我想从中选一件上装、一条下装,配成一套,你认为“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学生先思考半分钟后,把各自的选法在练习纸上表示一下。
学生操作、师巡视、收集典型作业。
反馈、展示:
(1)??? 连线;
问:你从图中看出有多少种选法了吗?
生1:看出了,有6种; 师应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1:一条线代表一种,6条线就是6种。 师应对:你说得很对,有一个小朋友也是这么想的,并且他还在每条线旁写了序号,我们来看一下。
(2)连线、写序号;
问:你为什么还要写上序号?
生2:这样写更清楚,一看就知道有6种选法。师应对:你同意他的话吗?这么会想办法的小朋友,我们用掌声表扬他。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他的方法。(媒体演示)
自我诊断:上述两种方法反馈过得太快,处理不到位。学生说:我看出来了,有6种。我马上就请他坐下了,这里应及时追问:哪6种?可以请他上台边点图边说,以巩固理解,加深印象。
(3)2×3=6(种) 师应对:你猜他是怎么想的?
生3:一件上衣可以搭配3条不同的下装,两件上衣就是有2个3,2个3用算式表示就是2×3。
师:谁听明白他的话了?再来说说看。
生4复述。
师:那如果这样搭配,你认为可不可以?(媒体演示)你看到了几个几?
生:3个2
师:3个2也可以用算式2×3=6表示。
师:刚才小朋友想出的这些方法中,你觉得哪一种能让我们看得更清楚?请先说给同桌听听看。
反馈:确实,这样有顺序地连线再加上序号,不但让我们看得很清楚,而且还不会重复或漏掉。当然,用算式表示就更棒了。
自我诊断:“当然,用算式表示就更棒了”,我的评价语的潜台词再明白不过,用连线或序号表示都不过是“小儿科”,能用算式表示才是“好样”的。好,教师预定的教学目标是达到了,但是,这个教学目标定位合适吗?“孩子能理解的方法才是好方法”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算式表示是不是过于抽象,图示法也许更易于他们理解呢?我一意孤行地拔高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示3条路,用数字1、2表示另外两条路…瞧,学生说得多好!可我的应对真是苍白无力。为什么在他说的时候,不请他到黑板上来画一画?哪怕是投影展示一下也好啊。
2、指导完成《课堂作业本》第52页。
四、板书设计(略)
自我诊断综述:不思,不足以到位;不思,不足以深刻;不思,不足以进步。这是我执教了本课后的三点感受。因为缺乏细密的思考,导致了教学中的两个不到位,过于高估了自我的课堂应变能力,结果适得其反;因为缺乏对教材的深入研读,导致目标定位偏颇,教学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因为是在同伴交流的基础上执教本课,思想上采取拿来主义,孰不知,拿来的,终是别人的思想,怎么把它融入自己的教学中?不思,何来进步!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自我课堂教学诊断分析报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