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小组合作教学课堂操作及指导语》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小组教学教师课堂操作要求及指导语
一、课前预习
1.预习课开始,下发学案,指导学生浏览学案。
“本节课我们预习第*章某某*节,首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学案1分钟,看导学案上提出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在预习教材时心中有数”(此过程1分钟左右)
2.指导学生预习教材。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教材,带着学案上的问题,认真预习教材第*页至第*页,把你认为的重点,要点划出来,把看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用红笔标记,可以请教老师,但是不要讨论”
(此过程10~15分钟,老师在学生预习过程中巡视,作好监控指导和督促。不要让学生做学案,不要让学生讨论,可以为学生个别答疑)
3.指导学生做学案(当多数学生预习完教材时,老师引导学生做学案)
“教材没有预习完的同学,请抓紧时间。教材预习完的同学,现在开始做导学案。做的时候,速度要快。有不会做或有疑问的地方,用红笔标记出来,可以请教老师,但是不要讨论”
(此过程30分钟左右;老师在学生预习过程中巡视,作好监控指导和督促。做好学情调查,发现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心中有数。不要让学生从资料上抄袭现成答案,不要让学生讨论或相互抄袭答案。可以为学生个别答疑)
4.收交学案(预习课结束时,老师收交学案)
“请学科班长快速把各组学案收齐交上来。未上交的,学科班长把名单登记上来交给我”
二、批改学案
在下一节课上课前,一定要把学生的学案批改完毕。
1.要求全批;
2.在师用导学案上用红笔作好批改记录:
A.哪些题正确率比较高,正课时可以只对答案,不展示或快速口头展示;哪些题错误率比较高,主要错在哪些地方,作为正课的讨论和展示、点评的重点。
B.哪些个人和小组完成任务地比较好,作为正课前导学案反馈的依据。
3.对每个学生完成学案的情况在导学案评价区作出评价。用A+,A,B+,B,C来定级别, 经常为C的同学要提出批评或惩罚措施,班级根据各组等次换算成量化分值作为小组量化。
三、课前准备
1.下发导学案;
2. 板书学习目标;
老师课前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板书在黑板上的指定位置(也可安排学科班长利用课间板书或教师提前做好ppt,用ppt呈现。)
3.培训小组长;
课前召集各小组组长带上自己导学案,先公布导学案上各题答案,解决小组长的疑问;再指出需要重点展示,讨论,点评的主要题目及这些题目的正确解答和典型错误,指导小组长如何组织讨论,如何确定展示点评人选。
四、上课
1. 导学案反馈;(1分钟)
上课铃响,师生互致问候(或学生齐呼班训)后,老师对学生完成学案情况进行总结(优秀个人3~5人,优秀小组1~2人)
“导学案完成好的个人有……小组有……向这些个人和小组提出表扬,请学科班长作好记录,xx同学xx小组的导学案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昨天学案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2.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分钟)
教师根据学科特点设计好精彩的导入语(能激发兴趣,刺激探究欲望),
导入课题,并在黑板左上部或中上部板书课题
3. 出示学习目标,解读学习目标。(半分钟)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1……2……其中要求同学们重点理解……掌握……识记……”
4. 预习整理(2分钟)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导学案,给你们2分钟时间,快速浏览导学案一遍。对不会做,做错题或有疑问的题重新回顾,为一会儿的讨论作好准备。”
此环节主要针对预习和展示课没有出现连堂而设计的。
5. 合作探究(10分钟)
学生根据自主学习的情况,对自己需要重点讨论、疑难问题进行组内讨论,合作探究。
“首先是一对一的讨论;一对一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请教上一层同学。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长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纠错,补充,完善导学案。。
“现在请同学们静下来,用红笔在错题旁边快速纠错,补充完善学案,力争下课前完成纠错任务,上交纠错导学案”
8.课堂小结(2分钟)
老师或学科班长,首先总结本节知识要点和知识体系、方法规律等。再根据评分结果,总结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由学科班长作出记录,以便每周评选优秀小组和个人。
9.当堂检测(5分钟)
出示当堂检测题(紧扣本节课学习目标),由学生当堂完成检测,(语、英、数留书面检测题,政、史、地、生可留5分钟左右让学生识记,背诵,最后以提问方式检测)。下课后,督促学生整理纠错导学案。
“请同学们课下抓紧时间纠错,完善导学案,课后学科班长收齐上交,老师检查”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小组合作教学课堂操作及指导语》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