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12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八单元
本单元是一年级上册的最后一个单元,围绕“观察”这个主题编排了《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小蜗牛》3篇课文,还有一个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和语文园地八。3篇课文都以动物为主人公,充满了童真和童趣,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学习本组课文,学生可以体会到:只要留心 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是学问。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初步培养学生寻找明显信息的能力。在第六单元已教给学生根据问题圈画出相关信息的学习方法,本单元要继续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相关的信息。
本单元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是借助图画阅读课文。本单元首次出现了没有全文注音的连环画课文,要引导学生利用连环画课文图文对应的特点,借助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并借助图画猜猜不认识的字。
内容
课时
内容简说
教学要点
雪地里的小画家
2
描写了雪地里一群“小画家”画画的场景,使学生了解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习性,是一首科普儿歌。
1.认识33个生字、2个偏旁和1个多音字;会写14个生字和1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
3.借助图画,自主阅读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一些自然常识,激发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兴趣。
5.背诵《雪地里的小画家》。
乌鸦喝水
2
根据寓言改编,讲述了一只口渴的乌鸦“找水喝—喝不到水—想办法—喝到水”的故事。
小蜗牛
2
讲述一只可爱的小蜗牛三次去小树林玩的故事,介绍了四季的特征和小蜗牛爬得慢的特点,是一篇科普童话。
口语交际
1
小兔运南瓜。
1.与人交流,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积极参加讨论,能选出自己喜欢的方案,并能说出理由。
语文园地八
2
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1.认识5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拓展积累由熟字构成的12个新词,学习写新年贺卡。
3.了解汉字“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4.背诵《风》。
5.把《春节童谣》读给大人听,分享过年的乐趣。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1.正确认读“群、竹”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着”的字音;会正确规范书写“竹、牙”等5个生字和横折弯钩1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3.结合插图,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
4.让学生初步了解动物冬眠的知识,培养学生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
1.识字、写字,掌握“横折弯钩”这个笔画的写法。
2.背诵课文,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难点
1.结合插图,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
2.培养学生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字词识记。
(1)读准字音。本课11个会认字中,“着”是一个多音字,前一课我们学了它的一个读音“zhe”,在本课“睡着”中它读“zháo”。“用”和“洞”韵母相同,可以对比读一读。“参”是平舌音,“竹”是翘舌音,要重点区别。
(2)识记字形。
本课既有独体字也有合体字,可采取多种识字方法识记。
①“加一加”的方式识记“为、加、洞”。
②图文识字:如,“牙”采用形象直观法,可以出示大象牙齿的图片,建立文字与图片之间的联系,突出“牙”字的一撇。“竹”字由两个形似字组成,注意“竹”字的第三笔是竖,第六笔是竖钩,加以区分。
③图片对照:出示一个小朋友、两个小朋友和一群小朋友的图片,对比之中体会“群”这个字是表示数量多的意思。
④熟字组成新词:用前面学过的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活泼的基调。在读“下雪啦”时,启发学生回忆与联想,想象自己见到大雪时的心情。借助情景想象,读出“小画家”们生动作画的场面。最后一句“睡着啦”读得轻柔,突出青蛙在冬眠。我通过范读、引读、带读等方式,强化不同语气和语句节奏,不读破句,不唱句。
四、拓展训练,培养学生语文写作能力。
我在课外延伸环节中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还有哪些动物像青蛙一样要冬眠?”之后让学生仿编诗句,把课文最后两句改成这些小动物的名字。在一问一答中,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将继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轻松识字,在情境中感知课文情感,充分诵读课文。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12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