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22 四季之美(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2 四季之美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具体的词句体会“四季”的美有什么不同,学习文章的表达顺序。
3.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独特韵味的写法,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探索美、感悟美的兴趣。
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感悟课文,感受自然的美,受到美的熏陶。
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学习作者留心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独特韵味的写法。把生活体验与阅读体验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1.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不同季节的图片,走近四季,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四季的美。
2.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诵读、感悟,真切地体会到作者细腻的笔法。
3.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4.迁移教育,读写结合,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也得以完美结合。
1.预习提纲
(1)教师结合文章内容设计制作课件;学生课前收集与四季有关的好词佳句或音乐。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再读课文,想想四季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2.多媒体课件(内含40分钟舒缓优美的轻音乐)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培养识字写字的能力。
2.初步感知课文,理解四季的美,使学生获得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审美体验,张扬个性。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出自一位日本作家之手。
本文的作者是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她原姓清原,因而姓氏用“清”字。她曾任“少纳言”(五品官)的官职,便取而为名,她是当时日本的皇后身边的女官。
音乐与朗诵结合起来,感染力很强,营造了浓厚的课堂气氛,而且与课文内容高度契合,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和阅读欲望,能马上带领同学们进入课文中。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疑问。
2.学习“黎、晕、漆”等生字。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2.指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复述课文的内容。
3.默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受最美的句子,反复诵读,体会。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生字。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感受“四季之美”的不同。
2.将文中的“四季之美”与自己平时的体验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独特感受。学习作者留心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独特韵味的写法。
一、复习导入。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篇文章的?
2.作者眼中四季的最美是在什么时候?
二、读中感美。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四季之美》吧!(屏幕展示原文,教师配乐诵读)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继续欣赏。在读课文时找到最喜欢的句段,根据自己的理解大声朗读,一会儿展示给大家,好不好?(屏幕展示,学生朗读)
生:我最喜欢文中呈现出的夏季的静态美,画面中又呈现出萤火虫泛着微微的光,静态的美中又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美,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师:一种动静结合的美。
生1:我最喜欢春天这一段,它通过云彩色彩流动的变换来表现春天的气象。我最喜欢的句子是“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生2:我喜欢夏天这一段,尤其最后一句。在漆黑的夜晚,一两只萤火虫飞舞会给人一种诗意美。
师:富有诗情画意的美。
生:我喜欢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后两句。因为我看到雪就会想到和小伙伴们堆雪人、打雪仗的情景。
朗读是最好的理解文章的方法,在老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本课的学习,也正照应了四季之美,升华了同学们对四季美的情感。
《四季之美》一文虽篇幅短小,但教师充分利用其特点,在尊重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设计了“导中激美、读中感美、做中悟美、理中品美、听中评美、写中现美、结中升美”等系列环节,并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根据自身原有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因此,这节课不仅知识性强,趣味浓厚,富于挑战,还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评、思、议等多种能力得到综合培养及锻炼,更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策划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都得到很好的发展。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师为课堂有效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学思路。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22 四季之美(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