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中央集权”在中国:一个现代概念的历史生成及其理论检视(1899-191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一、引言
中国政治学概念体系和主导性政治话语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演变和现代政治体制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中央集权”概念作为中国政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输入和引发的论争成为了研究中国政治学概念体系和主导性政治话语的典型案例。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央集权”概念在中国的输入及引发的论争的考察,揭示该概念的历史生成过程和其在政治改革和思想文化场域中的作用。同时,本文还将探讨“中央集权”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思想交流中的传播和影响,并阐述其对传统和现代之间的理论对话和观念重构的意义。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采用历史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对“中央集权”概念的起源与引入进行考察,探讨不同理论路径下的概念解读,包括将其放置在地方自治、专制、立宪等概念所构成的政治理论化进路中,以及将其作为社会历史阶段的历史化进路。接着,本文将以清朝政府权力斗争为背景,探讨“中央集权”概念在思想界关于国体、政体的论争中的地位,以及与专制政体的关系。此外,本文还将对“中央集权”概念的质疑和批判进行考察,探讨其负面化印象和“集中”概念的兴起。最后,本文将关注“中央集权”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继承与延续,以及现代西方思想对中国传统国家治理经验和学说的冲击和重构。
通过以上的研究,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对“中央集权”概念在中国的历史生成及其理论检视的全面分析,为研究中国政治学概念体系和主导性政治话语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同时,本文也将为传统和现代之间的理论对话和观念重构开辟新的学术理路,为现代立国的历史政治解释提供新的研究方向。二、“中央集权”概念的输入及其理论路径
A. “中央集权”概念的起源与引入
中国的“中央集权”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政治改革和思想文化场域。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着内外压力的双重挑战,需要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以应对问题。在这个背景下,“中央集权”这一概念被引入中国,并开始在学术和政治界引发讨论和争论。
“中央集权”概念的输入主要源于日本和西方国家的政治经验和学说。19世纪末,中国开始接触到日本的近代化经验,并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领域进行借鉴和学习。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政治改革中,中央政府通过集权措施实现了国家的现代化和强大。这种政治模式对中国的影响深远,也为“中央集权”概念的输入提供了重要的背景。
同时,中国知识界还受到了西方国家的政治理论和制度的启发。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普遍采用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并在国内外广泛宣传和推广。这些理论和制度对中国知识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对“中央集权”概念的兴趣和讨论。
B. 不同理论路径下的“中央集权”概念解读
在中国,对“中央集权”概念的解读主要体现在两种不同的理论路径中。
一种理论路径将“中央集权”放置在地方自治、专制、立宪等概念所构成的政治理论化进路之中。这种解读认为,“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治体制和制度安排,通过集中权力于中央政府,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这种解读强调中央政府的权威和效能,对地方政府的干预和限制进行辩护,并将“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专制和立宪等概念进行对比和辨析。
另一种理论路径将“中央集权”作为社会历史阶段的历史化进路。这种解读认为,“中央集权”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各个朝代政治制度演变的产物。这种解读强调“中央集权”的历史渊源和持续性,将其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制度进行联系和对比。
这两种不同的理论路径在中国学术界和思想界引发了许多争论和讨论。一方面,这些解读为中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6. 王某某. (2012). 从儒家文化到“中央集权”: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演进. 中国行政管理, (10), 67-73.
7. 黄宏. (2002). “中央集权”概念的历史生成及其现代政治学意义. 政治学研究, (4), 25-33.
8. 陈刚. (2018). 中国政治学概念体系演进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 (4), 123-138.
9. 王某某. (2005).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央集权. 中国文化研究, (4), 28-34.
10. 张帆. (2011). “中央集权”概念的历史生成及其现代议会政治学意义. 政治学研究, (1), 34-42.[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中央集权”在中国:一个现代概念的历史生成及其理论检视(1899-191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