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实验一小校本课程——《学会生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学会生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015-11-17 09:00:12)
/转载%?/p>
一、校本课程研发的缘起
学校自建校伊始,遵循“合者发展”的宗旨,提出“立足合作教育,促进师生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基于这一思想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终身教育四大支柱理论,学校开设了《学会生存》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主要内容确定为:一年级认识学习、生活环境,爱校爱家;二年级学会关心,与他人友好相处;三年级亲近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四年级珍爱生命,平安生活;五年级热爱生活,学会做事;六年级接触社会,探索发现。这样的课程,我们认为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二、校本课程类型的定位
基于我们对《学会生存》校本课程类型的理解及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将其定位为“实践性课程”。
1、突出四个特点,一是课程的实践性,强调更多地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探究来获得直接经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对学生要进行研究方法的指导,结合具体问题和情境,深入浅出、注重实用,避免单纯的名词术语的讲解和记忆。多一点学生的亲身体验,少一点教师的知识传授:多一点学生的实地调查和实验,少一点书面资料的研读整理:多一点学生的手脑并用,少一点纯思维训练。三是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学会生存》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并非任何学科课程的辅助、延伸和附庸,避免校本课程的学科化倾向,从学生的生活、自然和社会中提炼出活动主题,通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经验,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去获得全面的发展。四是突出课程的研究性,把《学会生存》与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这两项内容整合,突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与方法,实现“做中学”。
2、遵循四个原则:
(1)关注学生的意愿与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各种活动中引导学生全员参与。
(2)认真分析学校及社区的相关资源,依据资源优势、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实际,确定活动主题和相关内容。
(3)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不同形式的参与与互动,使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使兴趣和能力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培养能力。
(4)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感受、观察、体验、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三、校本课程的研究方向及学习方式
1、在方案设计中,我们注重过程、尊重多元、注意反思、穿越
边界。
(1)注重过程?即在活动方案设计中,不过分强调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将关注的视角指向学生获得结果和体验的过程,注重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
(2)尊重多元即活动方案要体现多元化的设计,鼓励并尊重学生极富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如演讲、绘画、写作、表演、制作等。教师在评价设计时,可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3)注意反思即在活动方案设计的中要注意发挥评价的指导功能,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实践活动。通过调动学生的认识和情感因素,激励学生自觉记录活动过程、投入对问题的讨论、对成果的分享及思考中,主动审视自己的利弊得失,逐步完善自己的行动,拓宽自己的视野,达到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目的。
(4)穿越边界即活动设计注重走出学校,走出课堂,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做中学”,在活动中生成实践智慧。
2、在学习方式上,我们努力做到:
(1)体现校本课程的目标和特点
“学会生存”校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选择学习方式时要考虑课程目标和特点,在小组合作、观察、探究、实践等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认识、热爱生活,掌握生存的知识,培养学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训,布置专任教师全员参与的课程实施工作,从而保证了校本课程规范、科学、有效、稳步的实施。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带着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进生活,努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与活动中,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参加各种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应对较为复杂的情况,在活动中提高综合素质。学生们非常喜欢以实践活动为主、有利于能力培养与提高的校本课程,人人积极参与,个个主动探究。校本课程的初步实施,使我们认识到:《学会生存》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源于课堂,穿越学校;源于体验,穿越教学;源于生活,穿越学科。课程的研发,自下而上,课程的实施,全员参与,干部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实现着一个个自我的超越。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实验一小校本课程——《学会生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