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小班打击乐《可爱的小蚂蚁》说课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小班打击乐《可爱的蚂蚁》说课稿
1.说教材:
蚂蚁作为一种会动的虫子,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蚂蚁世界充满了生机,充满了趣味。无论是绚丽多彩的春天,还是骄阳似火的夏天,大自然中随处可见蚂蚁忙碌的身影:美丽的花丛某某,葱绿的草地上,冷落的墙角边……面对这一切,我们成人可能会不屑一顾,而孩子们却欢呼雀跃,用充满好奇的眼睛去观望,用充满灵性的耳朵去倾听,还会迈开活泼好动的小脚去追逐。有趣的蚂蚁引发了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了孩子的探索欲望。为此,我们以蚂蚁为切人点,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本次《可爱的蚂蚁》的打击乐活动,与孩子一起了解获得有关蚂蚁的许多信息,了解蚂蚁的有趣之处,积极去关注、体验蚂蚁的生活,探索蚂蚁的奥秘,与蚂蚁成为朋友。
2.说学情:
由于此次授课的活动对象是小班,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处在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度的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他们更加喜欢直接用耳朵去听,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触摸。他们学习、活动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的结果。因此,小班的教学活动应更注意游戏化、情景化。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发展。因为幼儿时期,兴趣是其学习活动中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幼儿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能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且能取得较好的效能。正如《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宽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既符合幼儿的现实水平,能提升孩子的已有经验,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而打击乐教学作为幼儿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初步掌握节奏,还能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而小班在打击的过程中随乐意识较弱,部分幼儿往往只陶醉与玩弄乐器,游离于音乐之外,很难用准确的节奏来表达音乐,因此我们根据小班幼的一个年龄特点,采用了简单地四二拍歌曲,利于四二拍歌曲的节奏的快慢和强弱的变化来培养小班幼儿对节奏快慢和强弱的认识,用肢体感受打击乐节拍的快乐。
3.说目标:
根据我们本次活动的设计意图以及《指南》中对小班幼儿在艺术音乐领域的一个发展要求,我们分别从认知、情感、能力三个方面设定了我们本次活动的主要教学目标。首先是认知目标能够在活动中感受节奏的快慢;再者是能力目标,在有趣的故事中能听辩节奏的快慢与强弱,体验用响板表达小蚂蚁的快乐;最后是情感目标在活动中感受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4.重难点:
根据小班幼儿的发展特点以及本次活动的设计意图,我们将听辩节奏的快慢作为我们本次活动的重点;小班的幼儿手部协调能力并不是很强,控制响板来表达情绪对小班的幼儿来说是比较难的,因此我们讲能用响板表达小蚂蚁的快乐作为本次活动难点。
5.说准备
小班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音乐与内容的感知多借助于具体事物。因此,本次教学大量运用实物。物质准备包括小蚂蚁教具一只、响板、教学课件及音乐。经验准备幼儿对小蚂蚁的生活习性有初步的了解。
6.活动过程
我们的活动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导入活动教师首先会提问幼儿:“老师要给小朋友介绍一位动物朋友,这位朋友长得很小很小,你们猜猜看它是谁?”引导幼儿进行积极猜想,在提高幼儿的互动积极性的同时也可以引出活动的主角小蚂蚁。第二个部分是进行手指游戏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会先进行歌表演示范,教师会听着音乐做小游戏“蚂蚁爬呀爬”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说:“你们看,我的小蚂蚁是怎么和我做游戏的”。接下来教师会提问幼儿:“还想让小蚂蚁爬到你身上的哪些地方去呢?”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手指游戏。游戏可以帮助幼儿认识事物,因此幼儿可以在手指游戏中认识和熟悉音乐。这一部分的内容重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仅获得了节奏敲打的快乐,并练习了敲打不同的节奏型,如四分、八分节奏。
3.教师对于教案的设计难度是由易到难,步步深入。从音乐的欣赏入手,到变化音乐节奏的快慢,在进行响板打击来演绎蚂蚁的由少到多(有弱到强),给幼儿有一个逐步加深但是层层过渡的过程。
4.教师借助情景,用运用充满情趣、形象化的语言“响板就是小蚂蚁的小鞋子,小鞋子快穿穿好。”来提醒幼儿正确使用响板,引导幼儿在为小蚂蚁走路、爬树等动作时配打乐器并让幼儿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渗透了拿放乐器的一些常规。在培养幼儿使用乐器的常规方面,教师没有做硬性的规定,而是让幼儿在自己的亲身感受中慢慢地明白应该如何操作这些小乐器,然后慢慢地懂得并遵守规则。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小班打击乐《可爱的小蚂蚁》说课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