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微课:两位数乘两位数—用连乘解决问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7课时 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页例3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连乘问题的关系,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练习,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用乘法两部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难点:理解用同一个难问题思考角度不同,解题方法会不同。
教学准备
PPt课件展示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并且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下面老师遇到了一个问题,需要大家帮忙解决。(展示例题)同学们一起读一下题目:老师每天读书12页,20天能读多少页?
同学们先思考,再独立解答。提问一个学生说一说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引导学生:从题目中,我们读到了什么信息,提取一下。
生:知道了“老师每天读书12页”。
师:问的是什么问题?
生:问题是“20天能读多少页”。
师:那我们应该如何列式解题?
生: 12×20=240(页)
老师表扬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师:刚才我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呢?
生:先读题,再分析题目,列式子作答。
师:这位同学说得太棒了。(展示ppt)我们是这样解决问题的: 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解决这种类型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一)阅读理解
展示例3 图文
师: 大家一起读题。
生: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每个保温壶卖45元。一共卖了多少钱?
师:图中还有…… 学生抢答:12个保温壶一箱(一箱有12个保温壶)
我们从题目和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有几个条件?
生1:(1)一周卖5箱;
生2:(2)一箱12个;
生3:(3)每个卖45元
师:同学们的眼睛都非常雪亮,反应很快。大家说得都很对,提取信息简洁又完整。
那么题目的问题是什么?
生:一共卖了多少钱。
(二)分析解答
师:根据这些信息和问题,我们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1:可以先求一箱卖了多少钱,再求5箱一共卖了多少钱。
生2:也可以先求5箱一共有多少个,再求一共卖多少钱。
师:那如何列式解答?请小组讨论。
生1:我用第一种方法:先利用“单价×数量=总价”这个公式求出一箱的价格:
45×12=540(元) 再求5箱一共多少钱:540×5=2700(元)
综合式:45×12×5=540×5=2700(元)
生2:我用第二种方法:12×5=60(个)表示5箱一共有多少个保温壶
45×60=2700(元)表示(5箱)60个保温壶一共多少钱。
综合式:45×(12×5)=45×60=2700(元)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思路清晰明了,两种方法都做得很不错。
请同学们对比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第二种方法有个小括号,是什么意思呢?(展示ppt)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请个别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强调小括号的意义1是运算顺序2是解题的意义
(三)回顾与反思
师:两种方法都可以计算出2700元。知道了卖出的保温壶的数量和每个保温壶的价钱,就可以求出卖的总钱数。
小结:
师: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呢?
生:因为都是在求几个几是多少的计算。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大家都很认真听课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解决这类问题的步骤是什么呢?
展示ppt: 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时,要根据问题找出已知条件,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答应用题要注意检验,用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过程中主要把握一下几点:一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提炼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不仅让学生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二是通过学生独立尝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引导提取有效信息,探索解题方法,理解解题思路,有效地突破难点;三是突出学生的主题作用,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例题解题时,要让学生从题意中找到有用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让学生探究多种解题方法和思路,体会解题的多样性,也让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微课:两位数乘两位数—用连乘解决问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