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和我们”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q450920545”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6-06 09:39:00 举报文档

以下为《“空气和我们”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空气和我们”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空气》的第四课时《空气和我们》。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空气是什么样子的”、“空气占据空间”及“流动的空气”之后的学习内容,是提升学生已掌握了的概念及认识的知识点。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在前几课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建立起对空气的认识和概念,了解了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但又是确实存在的一种东西。

三、教学目标

1、知道人类没有空气就不能生存,空气质量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

2、能用感官感知并描述空气的特点,能尝试对客观现象作初步的解释及提出解决方案,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3、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能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能尝试对客观现象作初步的解释及提出解决方案。

五、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以“活动、交流、感受”为主,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引领学生经历收集资料、实际感受、实验、做游戏、讨论问题、汇报交流等科学活动过程。课堂通过“体验呼吸时的感觉”、“憋气游戏”两个体验活动,让学生了解人类生存与空气的关系;再“我们需要怎样的空气”与“怎样改善周围的空气”两个环节让孩子们知道人类日常生活中的某些行为正在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并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流,汇报

3、观看有关背景资料。讨论什

么样的空气对我们的健康有益?

4、全班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在游戏中明白空气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通过游戏—讨论—小结的过程,让学生从切身感受中体会到空气对于人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视觉的冲击,让学生加深了对比,也体现了保护环境的迫切性。

介绍适当的背景知识,让课堂结论更具理论的支持。

在第一环节(认识空气的重要性)基础上的一个知识提升。



三、联系实际走出课堂

活动三:怎样改善周围的空气



1、课前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资料的搜集整理。

2、组织学生开展资料的交流汇报。

3、组织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环境卫生问题呢?

4、根据学生汇报小结



1、课前搜集资料

2、交流:我找到的身边的环境卫生黑点。

3、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环境卫生黑点呢?

4、讨论:怎样才能使周围的空气变清新呢?



通过“找找身边的环境黑点”的活动,促进了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为保护环境出谋献策,加强了学生对保护环境的参与意识



四、知识延伸

深化课题

1、组织活动:环境保护我想说

2、布置任务:把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告诉爸爸妈妈。

1、四人小组讨论:保护环境小

格言

2、把自己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放到“智慧箱”中。

课内外结合,深化了本课的主题,也让课堂找到了延 伸点。

?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空气和我们”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