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总结与反思

本文由用户“haobong”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11-02 05:44:31 举报文档

以下为《公开课总结与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公开课总结与反思

1.多听(上)课,多受益

多听课,听多个学科的课,尤其多听公开周老师们精心准备的课,能从多角度拓展视野,提高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同样,多上公开课,也会让自己受益良多  

2.公开课是老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很多老师都表达了这个观点。不仅年青老师,执教多年的老师都有同感,认为教了多年书之后,容易产生“职业倦怠”,通过上公开课,促使自己多看书多思考,收集和查阅大量资料,阅读大量书籍,业务水平在准备公开课的过程中有所提高。

而每人一条建议,就足以让我受益很多,改进教学。

3.坚持“两课三研讨三反思”的校本培训传统

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单位,面向教师的学习方式,内容以学校的需求和教学方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哈姆雷特”,因此就有了“同课异构”。对这一点,所以,我们倡导集体备课,但也积极鼓励老师发挥各自所长,展示个人才华。

不仅是公开课,在平时的常态课中,我们鼓励在集体备课、统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作业的基础上,提倡各位老师张扬个性,积极创新,上出自己的特色,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

5.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

数学科祁润祥之问  老师讲的是否要与教材完全一致?

新课改理念强调教材是教学的资源之一,不是唯一资源,上课应是“用”教材教,而非是“教”教材。何况现在是“一标多本”,我们备课与上课的主要依据是课程校准,课标是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老师可以根据对课标的解读,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自编或收集的教学资源,都可以作为上课用的“教材”。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公开课总结与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