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语文第三单元学历案.09

本文由用户“sxbjyhb”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11-24 22:15:34 举报文档

以下为《三(上)语文第三单元学历案.09》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单元学历案

基本信息

主题:童话故事

课时:10-11课时

对象:三年级学生

人数:21人

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选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中外童话。这些童话充满了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引人入胜,又发人深思。《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擦燃火柴后看到了奇异的幻象;《那一定会很好》的主人公不断产生愿望,恰巧不断地实现了;《在牛肚子里旅行》中,小蟋蟀经历了一场惊险的旅行;《一块奶酪》中,蚂蚁队长因为小小的奶酪渣,有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同样以童话为人文主题建构的还有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童心”,和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感受童话之美”。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编写的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童话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编写,对于处于人生早期的儿童来说,他们富于幻想,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没有明确的主客体概念,认为万物有灵。如认为周围的一切都像自己一样,既会高兴也会哭鼻子,也会肚子饿和口渴。因此,儿童有自己的独特认识世界的方式。为了帮助儿童认识周围的环境和事物,就要创造一种既适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又利于他们的发展的中介。童话的本质及其对儿童发展的价值正好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同时,童话也是儿童喜爱的,正如列宁所说:“儿童的本性是爱听美妙的童话的。”作为教育者,我们更不应该泯灭童心,利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文学形式帮助其热爱生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通过二年级对《寒号鸟》、《狐假虎威》、《纸船与风筝》、《风娃娃》以及下册第四单元的文本学习,学生对童话这一体裁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这次学生通过对专门安排的童话单元的学习,进一步体会童话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建立起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

怎么理解“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感受”一词在字典中的解释是:接受、受到影响。“童话中的想象”指的是作者通过比拟、夸张等方式,把物赋予人的性格、情绪、言语、思维特征,让事物人格化,并通过夸张的方式来构思神奇的故事情节,使物具有超出常人的特殊本领等。“丰富”指的是想象数量多、种类多,超出了一般人能够想得到的范围。“感受童话中丰富的想象”,意思是在读童话的时候能够认识并且受到“童话中丰富的想象”的影响,进而随着作者的笔触一起去想象,认识事物的人格特征和情绪变化,感受故事中“人物”经历和本领的惊险、神奇,从故事情节的变化和人物的情感思想变化中受到积极的情感感染。“交流平台”意在引导学生梳理总结童话的基本特点、童话中丰富的想象及阅读童话的好处。

这个单元内的四篇课文阅读、习作、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是有逻辑地编排的。四个文本,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童话文体的特点,在激发阅读兴趣的同时,使学生产生尝试创造童话的欲望,读写的迁移就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是对童话阅读经验小结、梳理的平台,同时是童话阅读延续、拓展、分享的平台,它的作用是在单元文本阅读(课文)与课外阅读(快乐读书吧)之间的一个过渡和联结。学生如何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呢?《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学生可以通过表格或阶梯总结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看到的幻象和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接下来《那一定会很好》的阅读,既要在《去年的树》学习基础上自主体验童话的丰富想象,从故事情节的丰富性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情节不仅丰富曲折,而且十分惊险,丰富想象带来新的、更有意思的阅读体验。《蚂蚁队长》的阅读,学生经由想象的濡染,并发挥自己的想象,进入角色体验中,与之一脉相承的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童话之美”中,学生将在此基础上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习作、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快乐读书吧,都聚焦“丰富的想象”。?每篇文本后面的思考题和前面的导读,几乎都聚焦了童话故事情节的把握。从《卖火柴的小女孩》要求“与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到《那一定会很好》要求理清“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再到《在牛肚子里旅行》要求“画出它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线路,再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这都是在为“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做准备。

三、学习目标

1.课文部分(1)认识40个生字,读准8个多音字,会写32个字,会写34个词语。(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对人物能够简单评价。(3)能展开想象,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相应的预语气。(4)能把《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能体会故事中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

2.习作部分(1)能借助教材提示的内容,发挥想象,编写童话故事。(2)能尝试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习作,初步形成修改习作的意识。能给习作加题目。

3.园地部分(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童话的特点及阅读童话的好处。(2)能运用减一减的方法,认识“申、介”等7个生字。(3)能了解3组带口字旁的字不同的字义特点。(4)能了解改正、增补、删除3种修改符号的用法,并在修改自己习作时尝试使用。(5)朗读、背诵关于“理”的三条谚语。

4.快乐读书吧部分(1)能产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的兴趣,自主阅读3本童话集,了解故事内容。(2)能边读边想像,感受童话的奇妙;能把自己融入故事中,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阅读童话。(3)能感受到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 课外阅读的成果。

四、评价任务:

1.过程性评价

(1)积极参与并认真对待各项任务。

(2)在任务中提供主意。

2.成果展示性评价

(1)诵读小达人评选及颁奖。

(2)班级听写、书写展示。

(3)交流童话故事反映的思想。

(4)开展童话故事会。

(5)欣赏童话故事改编电视、电影选段。

(6)童话故事分享会。

(7)手抄报、画报展示活动。

五、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27页阅读一下第三单元的引导页,看看主题是什么。是的,花儿会跳舞,星星在歌唱,童话的王国真奇妙,本单元的主题就是“童话”。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童话故事我会读

下面请同学们完成以下小任务,完成对本单元的整体了解。

1.听课文朗读,正音。

2.朗读字词我能行

现在小组内分享自己圈画出的生字词,有遗漏的补全。然后小组内分享识字方法,交流帮助、激趣识字。由一二年级的老师引导识字开始转变为在情境中独立识字与写字,试着按照汉字字形结构等规律梳理汉字。

3.理解词语方法多

在上个单元的基础上,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理解词语的方法,比如找近义词反义词、看插图、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等。本单元中哪些词语可以用哪些方法识记呢,看谁的办法有趣又可行。

4.你来书写我评级

(1)合作学习8、10课的生字,我有以下发现:

观察会写字:

(2)把字写美观

5.课文朗读我能行

在自由朗读、小组内接读课文后,选一名朗诵达人,由小组推荐班内展示,师生共评。随后,可以在班优随机抽取展示,加分奖励。

语句积累我最棒

画出文中的好词好句、有新鲜感的词句跟小组同学分享,如果你觉得同学的句子很棒也可以跟他一起圈画,看看谁找到的好句子又多又好。

学习任务二 童话故事我会品

同学们,童话故事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丰富和奇特的想象,下面我们就去课文中去找找奇特又有趣的地方吧。

一.品读感悟《卖火柴的小女孩》

大年夜你们是怎么度过的?在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笔下,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却有家难归,在寒冷的街头卖火柴。小女孩有着怎样的命运?这个大年夜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我们一起走进那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看看。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每人一段,读后评议。

2.讨论小女孩的出境,对小女孩的印象,再次带着感情朗读前半部分。

自由轻声朗读小女孩擦然火柴的部分,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画下来,并写一写感受。小组内交流并汇报,感受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配乐朗读你最有感触的地方,体会我们生活的美好,产生珍惜美好生活的想法。

二.略读感受《那一定会很好》

1.自读课文,画出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句子,全班交流。

2.学生说一说这里种子走过了怎样的历程。

种子-大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

3.再次品读第一个句子,在阅读中想象种子此时的状态(难受、对生长的渴望)。

4.学生品读剩余的句子,想一想分别是对谁说的?种子发生了什么变化?此时的心情怎样?小组内讨论交流。

5.教师小结: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有一颗甘于奉献的心,能做什么就做什么。有梦想,有行动,这不就是我们该有的生活状态吗?

三.趣读《在牛肚子里旅行》

1.初读回答

(1)开火车读课文,思考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是怎样的。

(嘴-肚子-第一个胃-第二个胃-嘴里)

(2)了解牛的吃食方式、胃是怎样消化食物的。

(不细嚼慢咽,直接吞进肚子。前三个胃是用来贮藏食物的,第四个胃用来消化食物。)

2.精读感悟

(1)再次朗读1-7段,用上“谁干什么,结果如何”的句式试着概括故事的起因。

红头和青头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红头藏在了草堆里,一只大黄牛把它和草一起吞到嘴里了。

(2)学习8-20段,体会作者通过生动的故事把科学知识告诉读者的方法。

红头在牛肚子里开始了旅行,它都到过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读8-20段,圈出来。学生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连接词语说清楚。找出红头的话,体会它的心情,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体会友情,感悟中心

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从哪些地方看出他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用直线画出来。

略读《一块奶酪》

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蚂蚁们搬运奶酪,蚂蚁队长命令最小的蚂蚁吃掉掉在地上的奶酪渣。)

小组合作,带着任务品读感悟

蚂蚁队长带领队伍干什么?队长是怎样要求的?

为什么大家一听蚂蚁队长说自己要是偷嘴照样处罚就都来劲了,争先恐后地运粮?

分角色朗读4-12段,运粮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队长是怎么样做的?怎么想的?怎么说的?

队长让最小的蚂蚁吃掉奶酪渣后,为什么大家的尽头比刚才更足了呢?

全班交流感悟,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喜欢这群小蚂蚁吗?为什么?

学习任务三 课外童话我分享

本单元中我们一起读了四篇奇特又有趣的童话故事,快乐读书吧又给我们推荐了一些童话故事和书籍,快去找一找。(安徒生的《安徒生童话》、叶圣陶的《稻草人》、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话》)

童话王国中充满了爱与美,等待着你去漫游,去发现。请同学们任选一本书,完成以下挑战:

做好阅读计划

做好词句圈画和积累

能在读书分享大会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述故事的大意

能简单说一说读完之后你受到的启示。

六、作业与检测

七、学后反思

成功之处:

1.“读”是语文课的基础。通过朗读,感悟小女孩生活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同情。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或自由选择合作伙伴,自己选择读、说的内容、形式。全班交流时,也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选择,独立体验。

2.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自主探究能力、想象和表达能力、朗读能力。教学中教师要运用让学生谈感悟、抓重点词、表演读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达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达情的目的。

不足之处:

在本课的教学中,虽然教学目标完成得还算顺利,但由于所安排的教学内容较多,所以后面的教学时间显得过于紧凑,对“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身边,你想对她说些什么”这个训练只好放在课后来完成,因此本课的教学显得不够完整,这些都有待于本人今后教学水平的继续提高。

学习资源

1.作者简介

安徒生(1805 -1875年),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的贫民区。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一生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代表作品《丑小鸭》、《国王的新衣》和《豌豆公主》等。

2.作品介绍

《安徒生童话》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集,共由166篇故事组成。该作爱憎分明,热情歌颂劳动人民、赞美他们的善良和纯洁的优秀品德;无情地揭露和批判王公贵族们的愚蠢、无能、贪婪和残暴。其中较为闻名的故事有:《小人鱼》、《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等。

《安徒生童话》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出版发行。他的童话故事还激发了大量电影、芭蕾舞剧、舞台剧以及电影动画的制作。

以上为《三(上)语文第三单元学历案.09》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