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模拟试卷(一)答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02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
能力测试》模拟试卷(一)
答案及解析
1.D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宪法
具体解析: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A正确;《宪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B正确;《宪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C正确;《宪法》第一百条规定,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D错误;故选D。
2.A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刑法
具体解析:刑法第四百三十三条:“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B错误;《宪法修正案(九)》删除了嫖宿幼女罪的规定,C错误;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规定,“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D错误。故选A。
3.D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文化常识
具体解析:二度空间指由长度和高度两个因素组成的平面空间,是绘画术语,排除A;立轴、横卷、册页、扇面等是国画的幅面样式,排除B;素描是一种主要以单色线条和块面来表现物象的绘画形式,排除C。故选D。
4.C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国情社情
具体解析: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协调好各方面利益,面临许多重大考验。必须直面困难和挑战,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勇于承受改革阵痛,尽力降低改革成本,积极防范改革风险,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故选C。
5.D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自然地理
具体解析:***、下游北岸,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等地。XX茶区主要生产绿茶。故选D。
6.D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文学常识
具体解析:A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旅夜书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沙鸥”体现出了游子的意象;B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赠裴十四》,“飘若浮云且西去”,写裴十四即将西去,行踪飘忽不定,点到赠别上;以飘若浮云状其人,同样拥有了游子的意象;C出自白居易的《答微之》,其中“浮萍”用来形容飘忽不定,指代游子。D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XX歌》,当大雁南归时,书信可要多多地寄啊,在这里并未用到指代的手法。故选D。
7.C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文学常识
具体解析: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大意是:不要说下山岭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空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便会将你阻挡。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A表述错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上升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诗句中并未体现出发展的趋势问题以及质变与量变的关系问题,排除BD。故选C。
8.C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文化常识
具体解析:芦笙舞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也是苗族最喜爱的民间舞蹈。故选C。
9.D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文化常识
具体解析:明月逐人归的修辞手法是拟人,月亮跟着人回家。故选D。
10.D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科技理论与成就
具体解析:中国首颗试验性气象卫星“风云一号”是1988年9月7日在*_**发射的。故选D。
11.B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物理常识
具体解析: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为暖锋;过境前甲地由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气温低,气压高;由于暖锋移动速度较慢,此时甲地可能有阴雨天气,但强度不会太大。故选B。
12.D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文学常识
具体解析:A出自王安石的《北陂杏花》,正确;B出自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描述的是春天的景象,正确;C出自杜牧的《山行》,从诗中的“枫林”、“霜叶”可知,描述的是秋天的景象,正确;D出自元好问的古诗作品《同儿辈赋未开海棠》,描述的是含苞待放的海棠花。故选D。
13.B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时政热点
具体解析:“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7年5月14-15日在XX举行的,B错误。故选B。
14.B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自然常识
具体解析:入库前的晾晒过程中,水稻损失的是自由水,排除A;种子萌芽时,无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呼吸作用持续进行,导致有机物不断减少。排除C;水稻种植需要合理密植,密度超过合理界限后,反而会减产,排除D。故选B。
15.C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中国历史
具体解析:根据“公元后两个世纪”可以推知,是东汉时期。《皇帝内经》是战国至秦汉时期,许多医家进行搜集、整理而成,排除A;《本草纲目》作者是明朝李某某,排除B;《伤寒杂病论》作者是东汉张某某,正确;《千金药方》作者是唐代孙思邈所著,排除D。故选C。
16.D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生物常识
具体解析:由于长期生活于密密的竹林里,光线很暗,障碍物又多,致使大熊猫的视觉极不发达。故选D。
17.B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科技理论与成就
具体解析: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是一种构造地质学说,与中国科技发展无关,排除A;20世纪70年代年袁隆平杂交水稻研制成功,而“大跃进”则发生于1958年至1960年间,排除C;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而“一五计划”则是从1953年到1957年,排除D。2003年10月15日09时某某,神州五号成功发射,我国正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故选B。
18.B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文化常识
具体解析:京剧脸谱中,黑色一般表示奸诈、狠毒、阴险,甚至鲁莽。黄色一般表示彪悍、阴险、凶狠残暴。排除A;京剧脸谱中,程某某是绿色,表示倔强。排除C;京剧中,猴王孙悟空的脸谱是金色,排除D。故选B。
19.B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地理常识
具体解析:西北太平洋海区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故选B。
20.C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地理常识
具体解析:国际标准世间是0时区的区时,也就是伦敦时间。XX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伦敦与XX相差8个时区,国际标准时间比XX时间晚8个小时。故选C。
21.C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成语填空
具体解析:从语句“闹剧”可以看出,第一空应该填写含有贬义的词,额手称庆指把手放在额上,表示庆幸,属于中性词,排除A;根据“外部来搞航行自由的力量连茬都找不到”可知,闹剧高潮的时候这些外部力量是不安好心的,排除明哲保身;弹冠相庆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其他人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后指坏人得意的样子。多用于贬义。鼎足而立比喻事物三方面并立,常指政治局势或力量三方面相持,不符合语义,排除。故选C。
22.C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 成语填空
具体解析:空缺处前面有个表示转折关系的词语“却”根据文段表示的内容是形式相同意义却不相同。选项C指的不相同。故选C。
23.A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实词填空
具体解析:满月被淡淡的云层遮住,就无法明亮地照射大地,而并非无法照射,排除BCD。 故选A。
24.B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实词填空
具体解析:先看第二空,奇怪指稀奇特异,不寻常的人或事物。诡异指很悬、很巧、很令人惊讶、奇怪,感到迷惑的事。也可以指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根据最后一句“至今仍难找到一个明确的理论解释”说明球状闪电的成因及运动还是未解之谜,用奇怪或诡异更为合适,排除CD;再看第一空,“迸溅”指向四处迸射溅落,相比“产生”而言,它能更为恰当的描绘出火花四处飞溅的状态。与“发出滋滋的声响”相呼应。故选B。
25.D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 成语填空
具体解析:根据“任务艰巨,却也与施治办法迟迟未切中病根有关”说明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左支右绌”原指弯弓射箭的姿势,左手支持,右手屈曲。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不能用来形容问题,排除A;根深蒂固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可以形容长期无法解决的问题。“避实就虚”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找敌人的弱点进攻。又指谈问题回避要害。用于军事方面,排除C;“昭然若揭”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含贬义,与语境不符,排除B。故选D。
26.B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词语混搭
具体解析:“如火如荼”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多形容革命形势,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日新月异”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主语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并未涉及新事物出现,日新月异不符合要求,排除C;待势乘时指等待形势发展,利用有利时机,多用于处事,排除D。根据“以期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可知,该战略为正在进行中,且“实施战略”为固定搭配,排除A。故选B。
27.A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词语混搭
具体解析:先看第一空,从“相比国外的风起云涌”可知,国内的基因治疗与“风起云涌”是相对的,“风起云涌”含褒义,比喻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沉寂”形容十分安静,没有动静。“滞后”形容事物落后于形势的发展,文中是与“浩大的声势”相对比,并非是发展的进度,排除B;“贫瘠”形容土地不肥沃,不合语义,排除C;再看第二空,根据文中“国内的基因治疗稍显......直到2014年”可知,2014年国内的基因治疗开始发展起来。“异军突起”比喻指与众不同的新派别或新力量一下子崛起。“化驰如神”指XX施行迅速,不符合语义,排除D。故选A。
28.A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词语混搭
具体解析:“但是”表转折,转折后是严监管对金融机构产生共振冲击,可知,前面描述的是严监管是起到作用的。“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与转折之后的意思相似,不能用“但是”关联词来连接,排除B;“涸泽而渔”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遇水叠桥”形容不怕阻力,奋勇前进,与所表述的语义不符,排除D;根据“难免对金融机构产生共振冲击”可知,对于这种共振冲击,金融市场对其做出的是“应激”反应,最为恰当。故选A。
29.C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词语混搭
具体解析:先看第一空,“占用”指指占据并使用,实体书店的发展空间并非实体书店所有,网络书城等占据市场份额,是缩小了实体书店的发展空间,用“占用”不合适,排除A;与“发展空间”搭配,冲击不合适,排除B;蚕食比喻如蚕吃桑叶般一点一点侵吞他国国土,针对的对象多为土地,排除D;再看第二空,新华书店都受到了影响,通过“更是”表达了民营书店受影响的严重程度,“惨不忍睹”形容极其悲惨。“举步维艰”比喻办事情每向前进行一步都十分不容易,用来形容民营书店的经营更为恰当。故选C。
30.A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 词语混搭
具体解析:根据“金砖国家都是在发展道路上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可知,金砖国家也都经历过战乱和贫困,“感同身受”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一样。金砖五国“结伴而不结盟”,作为伙伴,机遇是要共享的,A符合语义;“心领神会”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第一空的主语是金砖国家,与“心领神会”搭配不当,排除B;“振穷恤寡”指救济贫穷和无依靠的人,文段中并没有指出实际的救济行为,排除C;“于心不忍”表述个人心情,从心里常觉得忍不下去,这里主语是金砖国家,不符合语义,排除D。故选A。
31.C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实词填空
具体解析:先看第一空,根据“即便是‘生命禁区’,也难以阻拦盗猎者的贪婪”可知,这些词语的语义较重,“引导”与语义语境不符,排除D;再看第二空,枪声让高原失去了宁静,“毁灭”与宁静搭配不当,排除B;最后一空,被枪杀的藏羚羊用“倒伏”更为恰当。故选C。
32.B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 词语混搭
具体解析:将秋风比喻成溪水,使水杉的颜色发生变化,这是树木随季节的自然变化,而“侵染”指(病毒等)侵害感染,语义不符,排除A;“浸透”这里指液体渗透,与溪水的比喻相呼应,形象的描绘了树木变色的过程,符合文意。根据“银杏的树冠高耸稀疏......还是小枝,都尖耸向上”可知,描写的是树冠的形状。“好似刮胡须的刀片锐利而坚硬”可知,从下面经过时会有一种恐惧之感;“涂抹”这里指秋风随意的在水杉上写或画,与溪水的比喻衔接不当,排除C;同样的,D项改变一词也没有“浸透”恰当形象。故选B。
33.D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 词语混搭
具体解析:根据“现代媒体无孔不入的传播力度”可知,人们想要了解乡村社会和生活变得异常简单,“不足为奇”和“司空见惯”强调看惯了,不奇怪,与语义不符,排除BC;根据“人际交流圈”可知,存在交流,就有互动,比信息表达的更为明确。第三空同样也符合语义。故选D。
34.C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 词语混搭
具体解析:先看第二空 ,用来修饰珍品,“金相玉质”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不能用来修饰珍品,排除A;“匠心独运”指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多指文学作品等构思独特、精巧。用来形容珍品不恰当,排除D。再看第一空,“庖丁解牛”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与“精益求精”意义相近,“悉心毕力”指竭尽智慧和力量,与“庖丁解牛”的关联度不高。故选C。
35.B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 词语混搭
具体解析:“融会贯通” 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想要达到这样的水平,必须得先有知识的储备才行,AC都强调的是行动,而非对于知识的摄取,排除;蜻蜓点水形容做事不深入、不仔细,第二空要填的词语与其用“或”连接,意义应相近,“虫鱼之学”指繁琐的考据订正,语义不符,排除D。故选B。
36.A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寓意理解题
具体解析:文段首句指出结构调整对中国能否步入新周期甚至具有决定性作用,点明了核心概念。接着用月度数据来说明中国经济结构并未优化。最后指出启动新周期的关键在于民间投资提振,提振民间投资就需要改革,找到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A项表述与观点一致;B项文段并未论述经济新周期后政府在经济结构中的作用,排除;文段强调的是民营投资,破除政府垄断,排除C;文段强调的主体是结构调整与改革,D项强调政府对民营企业的重视,排除。故选A。
37.D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主旨意图题
具体解析:文段前两句点明观点,即实现租售并举的路要拓宽社会资本的参与渠道。“此外”引导的几句分别是对这种参与渠道的补充说明。A项表述的是租售并举这一政策的作用,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此外”后面的论述,强调的是政府对多种参与渠道的政策扶持,并未提及“规范与管理”,排除B;C项主体对象是住房租赁市场,与文段论述的主体不一致,排除C;D项中的多元化的市场主体与“多种参与渠道”意义一致。故选D。
38.B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 主旨意图题
具体解析:文段以数据的方式来说明各类收费项目的减少数量以及减少幅度,以此来说明政府在清理收费项目上做出了重要的成绩。A项主体是涉企收费,只是数据论证之一,不是强调的重点,排除;C项文段并未提及清理收费不当的后果,排除C;D项,文段中只提到每种收费自身的减少幅度,并没有数据显示在整个清理收费项目中占有的比重,排除。故选B。
39.B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 主旨意图题
具体解析:文段是IMF发布的监测报告,首先指出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经济稳定但存在未知风险;欧元区经济复苏好转,仍面临一些难题;新兴经济增长回升的同时又肩负重担;中国同样引人关注。最后指出,需要留意各国自身政策的溢出效应和回弹效应,也就是防止经济的下滑。A项主体是峰会,文段是IMF在峰会前夕发布的监测报告,并不是峰会相关内容的表述,排除;文段并未提及国际治理与国际合作,排除CD。故选B。
40.C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标题填入题
具体解析:文段开始提出“海洋能提供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接着列举了近海水域的海藻,肉眼看不见的生物,鱼虾以及尚未被开发的生物,他们提供给人们所需的营养,而这种营养在海洋中有着丰富的资源。A项保护资源非文段说明的内容,排除;B海洋处处是宝,说明的是海洋丰富的资源,但不能明确指出这些资源可以作为人类的食物,作为标题太过宽泛,不明确,排除;D海洋与食物同样过于宽泛,相比较而言,海洋是未来的粮仓既说明了海洋丰富的资源,又说明了这些资源可以作为人类的食物,与文段要说明的问题契合。故选C。
41.D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下文推断题
具体解析:文段首先提出社会上对雾霾起因的两种不同看法,接着分别说明了“天灾”与“人祸”两种原因。最后指出了雾霾产生的主要来源,并分析了这种来源屡禁不止的原因。按照逻辑,接下来要说明的应该是怎么样打破这种现状,做到有效的治霾。故选D。
42.A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语句排序题
具体解析:根据选项首句在3、5中选,5句中有“还会”,说明它之上还有其他观点,因此不适合做首句,排除BD;对比AC选项,3之后接1或2,1指出以西红柿为例来说明糖含量与温度的关系,2以实验说明糖含量与温度的关系,观点先提出,实验是对观点的辅证,3之后应接1。故选A。
43.C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语句排序题
具体解析:1句中含有“当然”,不适合做首句,排除A;2提到全球普遍趋势,与1中的当然不例外相呼应,2接1,排除B;6句与3句表述意思一致,6是对3的进一步说明,6接的是3,排除D。故选C。
44.B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 主旨意图题
具体解析:文段开始指出熊猫的食物有哪些,其次指出与熊猫一起生活的动物。熊猫与这些动物能和平相处,但有动物招惹到熊猫,熊猫是会反击的。接着又指出熊猫的栖息领域中,也有敌人存在,面对敌人熊猫一旦被激怒是会狠狠反击的。不论是从和平相处的动物看,还是从熊猫的敌人来看,熊猫都不是好欺负的。A项中的“相处模式”并未涉及,文中只是强调受到欺负,熊猫会还击,这并不是一种模式。排除A;C熊猫保护自己的方法并未涉及,排除;D项主体是生活环境,文段的主体是熊猫,排除。故选B。
45.D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 主旨意图题
具体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人工智能的巨大优势,其次指出这些优势可以运用到作战领域。之后通过“但是”进行转折,表示人工智能想要全面代替指挥员指挥作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可能永远也无法实现。转折后为文段表述的重点,表明人工智能全面替代指挥员的愿景很难实现。AB是人工智能优势方面的说明,片面,非文段重点强调的内容;C主体词是军事作战,与文段不符,排除;故选D。
46.D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 主旨意图题
具体解析:文段指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复杂的世界,但这种复杂后背蕴含着基本的物理规律。并以分形图为例,说明复杂的背后只不过是几个简单的分数维度。表达的是万变不离其宗的主张,即形式上再变化万千,其本质是不变的。“千举万变,其道一也”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文段并未提及到人的作用,排除A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表述的是辩证的观点,是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与文段观点不符,排除B。故选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
亿元。故选D。
127.B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增长率比较大小
具体解析:根据文字第一段可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幅由高到低排序应为:广东、江苏、浙江、XX、山东。故选B。
128.B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比较大小
具体解析:根据文字第二段可知,全国经济效益指标最高的是资本保值增值率。故选B。
129.A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基期差值
具体解析:2013年1-7月,浙江中型企业利润总额比小微企业利润总额少亿元。故选A。
130.D 【文都解析】考查知识点:综合分析
具体解析:A项,2014年1-7月,全国流动资产周转率为1.7+0.8=2.5次/年,错误;
B项,2014年1-7月,浙江规模以上重工业利润总额占其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比重为1160÷1856>60%,错误;
C项,2014年1-6月,浙江大、中型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幅相差[(16.7%+2.3%)-(9.6%-3.7%)]×100=13.1个百分点,错误;
D项,2013年1-7月,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利润总额低于装备制造业利润总额,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项。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模拟试卷(一)答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