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24 京剧趣谈 优质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4* 京剧趣谈
【课前解析】
《京剧趣谈》由两篇小短文组成,分别是《马鞭》和《亮相》,介绍了京剧表演艺术上的道具和表演形式,具有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特点。
关注学习任务
作为略读课文,主要解决课题之下的学习任务。一是谈谈自己对京剧的了解;二是课下看京剧,与同学交流。提示除了掌握课文内容外,还应对京剧的文化适当了解。
关注表达方法
两篇短文多次运用了分类别、举例子等方法,以马鞭、针线、酒壶酒杯作为道具的例子,以亮相的具体动作作为表演形式的例子,具体生动,非常具有画面感。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说出自己对京剧的了解。
2.展开想象,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可以展开想象,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出示课件3)
1.教师播放京剧《空城计》片段,师生共同欣赏。
2.师生交流对京剧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京剧知识,可以用“已知”的来激发“未知”的兴趣,打开学习京剧文化的兴趣大门。)
3.揭示课题《京剧趣谈》,板书课题:京剧趣谈,学生齐读课题。
二、了解京剧
1.资料链接(出示课件4)
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视为中国国粹。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时期空前繁荣。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京剧常识(出示课件5)
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
舞台上的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
三、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1.初读课文(出示课件6)
(1)教师提出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两篇短文分别介绍了关于京剧的哪两方面内容?
(2)学生根据要求读课文,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3)汇报交流
预设1:《马鞭》介绍了关于京剧的道具。
教师板书:马鞭 道具
预设2:《亮相》介绍了关于京剧的表演方式。
教师板书:亮相 表演方式
2.学习词语(出示课件7)
教师出示词语:驰骋 尴尬 仆人 锣鼓 金玉奴 戛然而止
教师指名读词语,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
四、结合“学习提示”,明确学习任务(出示课件8)
教师提出要求:根据“学习提示”,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吧。
学习任务一:默读课文,说说你对京剧有哪些了解。
学习任务二: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京剧,并和同学交流。
五、学习《马鞭》部分
1.(1)(出示课件9)教师提出要求:默读《马鞭》第1自然段,根据表格圈画相关内容。
(2)学生阅读课文,并圈画相关内容。
(3)汇报交流(出示课件10)
预设:
2.(1)(出示课件11)文中是怎样体现马鞭可以给演员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的?
预设: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2)教师追问:运用“可以……可以……可以……可以……”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
预设:这样的句式给人足够的想象空间。
(3)(出示课件12)教师继续追问:你能根据这些描述想象手持马鞭的人物的形象、姿态或是心情吗?
当高扬马鞭的时候我仿佛看到武将打马扬鞭,驰骋疆场,英气勃勃的威武形象;当低垂马鞭的时候可以想象一个人信马由缰的悠闲样子……
3.(1)(出示课件13)教师提出要求:默读《马鞭》第2、3自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言简洁,非常适合自学。因此本课以任务为驱动,向学生发放两张任务卡:《马鞭》中马鞭道具出现的原因,带来的好处,以及其他道具虚实相生的特点;《亮相》中京剧亮相的两种形式、场景、好处。在课文中能够很快找到对应的地方,总结出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两个特点。
感受艺术魅力,观看京剧,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这项任务我安排学生在课下进行,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运用充足的时间去感受和交流京剧的魅力。
充实课文内容,加深理解。这里运用的方法是观看与文章内容相对应的京剧视频,课上截取了几个经典剧目的片段课上让学生观看,这一环节既可以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内容,将记忆变得更加形象,还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24 京剧趣谈 优质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