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风娃娃说课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风娃娃说课稿
一、说教材
《风娃娃》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的最后一篇课文,是学生接触的第2篇全文没有注音的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风娃娃想为大家做好事,就到处用力吹,却给人们带来了不同后果,说明了“光有美好的愿景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全文脉络清楚,结构相似,描写生动。把本文编入该单元,主要有两个意图,1.课文内容契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让学生感受应该怎样与人相处;2.课文材料适合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一是不同类型的生字适合让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二是相似的结构易于学生借助提示讲故事。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在识字写字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有较为强烈的自主识字的愿望,但是仍然需要通过丰富有趣的学习方式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热情。
在阅读方面,这个阶段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还比较薄弱,需要教师立足年段特征,引导学生发现关键语句,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让他们理解语句,学习阅读方法,习得语言表达,提升语文能力。
三、说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第一课时重点研读风娃娃做的好事,习得学习方法;本次说课为第一课时的教学,预设以下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式自主认识助、抽等13个生字,会写秧、路两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风娃娃去了哪些地方。
3.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理清风娃娃来到田野之后的起因、经过、结果,
感受风娃娃的善良。
四、说教学过程
为达成以上目标,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阐述两个板块的教学:
(一)多样识字,多元识记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以随文识字为主,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自主识字,引导他们借助多元方式识记。比如开展“助”字的教学时:我用问题“你帮助过别人吗?做了什么事?”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对“助”字的学习兴趣,并让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帮助别人都需要出力,强化了“助”的右半部分“力”的识记。在集中识字环节,重点让学生猜读了“抽”“拉”“摆”“翻”四个生字。首先,我出示了含有这四个字的句子,让学生自主识字,看看能猜出哪个。学生可能发现“抽”“拉”“摆”都是提手旁的字,根据构字规律他们知道提手旁的字和“手”有关,而且大多是动作。再联系句子的意思,基本就能猜到是哪个动作,读什么音。但同时学习三个相同偏旁的字易让学生弄混,我采用了不同方式让学生进行区分。“抽”字通过抽取纸巾的动作,形象地感知字形;“拉”字通过观察古文字形明白构字原理;“摆”字用有趣的动作强化记忆。“翻”字主要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被吹翻的风筝图来猜读字音,抓住右半边“羽”字识记字形。这一过程,我运用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运用已知的观察字形、借助插图、联系生活等多种方式自主识字,同时也不忘提醒他们识字的方法还有很多:看书后的生字表,查字典,和同学交流等等,将多种识字方法渗透到位,为二年级下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的学习作好充分准备。
再来说说阅读教学板块。
(二)紧扣“要素”,搭建支架
主要通过以下路径展开教学:
1.整体感知明结构
2.精读词句悟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一二年级的阅读的阶段目标是这样描述的: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我充分遵循这一目标,展开阅读教学。在理解“使劲”一词时,我先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来演一演风娃娃怎么吹风车这一支架,无形中让学生对这个词语有充分体验,再引出“使劲”一词,学生对它的理解就水到渠成。又如在感受风车转得飞快时某某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着,运用课文中的句式“风娃娃来到哪里,看见什么,他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来试讲故事,初步落实借助提示讲故事的目标。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运用学到的方法展开第3自然段的学习。学生通过一步步的提示,梳理出了段落结构,也再次借助提示复述了故事。最后,更是通过图片的启发,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将借助提示讲故事的目标又一次落实。一唱三叹,学生的语文能力切实得到了提升。
整个第三板块,通过三步学习法,搭建三条有效支架,顺学而导,学为中心,有序组织课堂教学,切实落实语文要素,基本达成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立足第一学段特征,引领学生在习字会文中,落实“语文要素”,提高语文能力,是我不懈追求的目标。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风娃娃说课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