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尽尽”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1-31 11:11:21 举报文档

以下为《《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13.3.2等边三角形》

(第1课时)

**_*学

周某某

教学任务分析

知识技能

经历探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的过程,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教学思考

经历运用几何符号和图形描述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经历观察、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的、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渗透分类讨论、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





解决问题

类比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探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能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情感态度

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探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教学难点

探究等边三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角

重要线段

对称性



等腰三角形



两腰相等

两个底角相等

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 合

轴对称图形





等边三角形



三条边相等

三个角相等,且都为60°

每条边上的中线、高和它所对角的平分线都互相重合

轴对称图形,有三条对称轴





承上启下,揭示二者的关系,为下一步探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打下基础。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



 解决问题

巩固提高



活动5:

例题:如图,△ABC和△ADE都是等边三角形,已知△ABC的周长为18cm,EC =2cm,求△ADE的周长.



学生反思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总结解决问题的经验。



培养学生养成思考活跃,书写严谨,归纳及时的好习惯。

以题结课

从探究新知,解决问题到总结规律,是一个思维提升的过程,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