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学生版山东省夏季合格考真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山东省2021年夏季2019-2020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
一、现代文某某(32分)
(一)(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宋代大画家郭熙论山水画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也是中国园林的基本思想。江南园林多是小园,为了小中见大,“望”就特R%重要。就是要使游览者可以望出园去,从小空间望到大空间,望到一个新境界,获得丰富的美的享受。
②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说:“轩盈高某某,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中国园林中的建筑物,为什么柱子这么高?为什么窗户这么大?就是为了“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也就是使游览者把外界无限时间、空间的景色都“收”“纳”过来。
③窗子起很重要的作用。中国园林常常把窗子设计成扇形,称为“便面”。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面都是窗子,周围粉墙开着许多小窗,面向某某,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画,这就是清代李渔说的“尺幅窗,无心画”。造园家称窗户为“漏窗”,就是不同景区的景色相互漏出,整个园林景色就流动了起来。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去,景色都不相同。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④江南园林常常在窗外布置一根石笋、几根竹子。明人有首小诗:“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这个小房间与外部是隔离的,但经过窗户把外边的景色引了进来;没有人出现,更突出了这个房间的空间美。
⑤不但窗子,中国园林里的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丰富游览者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
⑥颐和园有个匾额,上题“山色湖光共一楼”,这是说,这个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都吸收进来了。苏轼诗:“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也是这个意思。
⑦中国的园林都少不了亭子。亭子的作用就是把游览者的目光从小空间引到大空间。人在亭子里,向四面望去,向广远的世界推去,又将世界的无边妙色揽进心中。亭子空空落落,没有一物,但似乎天下的景色都可汇聚到这个亭子当中。元人有诗说:“江山无限景,都在一亭中。”就是这个意思。颐和园有个亭子叫“画中游”,“画中游”并不是说这个亭子就是画,而是说,这亭子外面的大空间好像一幅画,你进了这个亭子,也就进入到这幅大画之中。
⑧苏州沧浪亭是一个以亭子著称的园林,园中高高的沧浪亭据山而立,如揽四面风云。坐在这座亭子里,四面眺望,周边的美景尽收眼底。坐在亭子里,昼吹微风,晚照明月,看绿水荡漾着山影,于是,游览者获得了心灵的安慰——这正是中国造园家所追求的境界。
(节选自叶某某、朱某某《中国文化读本》,有删改)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江南园林大多数为小园,其原因是园子空间小,可从中望到大空间,从而获得更加丰富的美的享受。
B. 高柱大窗的中国园林建筑物,可以使游人在游览时突破时空的限制,心灵也可随视线进入新的境界。
C. 苏轼诗意思是说站在高楼之上可以看到更远更多的美丽景致,这样就能吸引远方漂泊的游子归来。
D. 景色如画,而亭子独在景色之外,立于某某,借助一定的高度,便可俯视全局,眼前美景一览无余。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段把中国园林基本思想中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进行对比,突出了“可望”的重要性。
B. “窗子起很重要的作用”是这篇文章中一个很重要的分论点,同时,还能够承接上段而引领下文。
C. ④段引用了明人小诗,较为形象具体地论证了窗户在构建小房间的空间之美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D. 以一“望”字统领全篇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_______,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
(6)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_____________。(张某某《念奴娇·过洞庭》)
(7)盖儒者所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天下之理得矣。(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三、作文(40分)
1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的老师可以来自现实生活,可以来自各种书籍,也可以来自大自然……
请以“以________为师”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将上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在答题卡上;自定立意,自选角度;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学生版山东省夏季合格考真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