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藤野先生导学案

本文由用户“rayroad”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3-22 13:30:06 举报文档

以下为《6藤野先生导学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6、藤野医生





【导学目标】

1.了解文章围绕中心取材,以时间为顺序,明暗两条线索相结合进行记叙的特点。

2.学习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3.联系背景深刻理解文中含义隽永的语句,解读本文的主旨。

4.学习藤野先生高尚品格,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操。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1.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某某,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首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的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有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等等。

2.背景介绍

鲁迅1902年留学日本,在补习日语的同时,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于某某。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1909年,由日本回国,鲁迅先生在仙台学医时幸遇藤野先生,不久又惜别藤野先生,在与藤野先生阔别20年后,鲁迅先生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这篇回忆性散文。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绯红( )  发髻( )  畸形( )    不逊( )  匿名( )

诘责( ) 喝采( ) 杳无消息( ) 瞥见( ) 深恶痛疾( )

2.识记重点词语的词义。

绯红:

宛如:

标致:

客死:

畸形:

不逊:

匿名:

诘责:

托辞:

适值:

杳:

瞥见:

深恶痛疾: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理清思路,把握叙事线索,思考:

文章写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写了哪四件事?分别突出了藤野先生怎样的精神?从这四件事情看出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人?

在写与藤野先生交往的事件外还有一些似乎游离于这一主题之外的内容,请说出来,并思考这些内容与藤野先生之间的关系。

(3)鲁迅去日本留学的目的是什么?他为什么离开东京?他为什么学医?又为什么弃医从文?这些都表现了鲁迅怎样的思想感情?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1.朗读课文前三段,回答问题

(1)这部分文字所描写的对象是什么?作者对所描写的对象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你能够通过具体的语句来分析吗?

(2)这几段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3)前三段是如何描写清国留学生的?

2.朗读第24-31段,思考,这一部分写了那几件事?从中可以反映出作者何种思想感情?请用文章中的语言说明。

3.如何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如何理解下面这一段话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5.如何理解课文结尾一句话含义?

积累运用 拓展演练

基础知识

给加点的字注音。

绯红( ) 宛如( ) 驿站( ) 解 剖( ) 油光可鉴( )

畸形( ) 不逊( ) 匿名( ) 杳无消息( ) 深恶痛疾( )

诘责( ) 凄然( ) 教诲( ) 瞥 见( ) 抑扬顿挫( )

2、解释加点的字。

油光可鉴 ( ) 好意难却( )

杳无消息 ( ) 深恶痛疾( )

毫不介意 ( ) 出言不逊( )

3、联系上下文,分析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

①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②实在标致极了

4、本文写的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个典型事例是

①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呜呼, 无法可想!⑧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5.本段文字出自 ,本文选自 ,作者

6.第①句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表达了“我” 的思想感情。

7.第⑤句中的“他们”指代的是

8.第⑥句中的“这一声”指的是 。“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

9.第⑦句中划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闲看者 的精神状态。

10.结尾一句“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具体指的 ,表现了作者强烈的

精神。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6藤野先生导学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