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名称:蜗牛的家(中班科学)

本文由用户“kuwojin1”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0-12-30 14:03:34 举报文档

以下为《案例名称:蜗牛的家(中班科学)》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案例名称:蜗牛的家(中班 科学)

背景:

早晨,我迎接幼儿入园后,准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一走进活动室,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群孩子严严实实地围在桌子边;有的趴在桌子上;有的伸着脖子,踮起脚尖;有的目不转睛,好像争辩什么,又好像在看什么。我上前刚要制止,什么吸引他们会这么专注呢?我的好奇心驱使我轻轻地走过去。原来是小蜗牛,她们正津津有味地看着,讨论着。于是生成了这节课。

主题:

1.观察目标的外形特征、生活环境及习性。

2.知道要关爱小动物。

活动过程实录:

一.找蜗牛

早晨,我迎接幼儿入园后,准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一走进活动室,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群孩子严严实实地围在桌子边;有的趴在桌子上;有的伸着脖子,踮起脚尖;有的目不转睛,好像争辩什么,又好像在看什么。我上前刚要制止,什么吸引他们会这么专注呢?我的好奇心驱使我轻轻地走过去。原来是小蜗牛,她们正津津有味地看着,讨论着。

“让老师也看看你们的小蜗牛好吗?”他们点点头。

“这是我在树上捡到的,”希希说“你们看,它在爬呢,好慢呀!”

“让我摸摸行吗?”

她们你一言我一语,听着他们兴奋而又好奇的声音,我想何不满足一下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呢,于是我说:“谁想和老师一起去找蜗牛?我得到了全班幼儿的热烈响应。

师:我们去哪找蜗牛呢?

幼1:树干上面有蜗牛。

幼2:墙上也有。

幼3:阴凉的地方有蜗牛,我也看见过。

我们开始行动了,在孩子提供线索的帮助下,在幼儿园里我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蜗牛。

(在这个环节,我通过自己的观察,主动参与,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和好奇心,通过交流了解到他们对蜗牛的已有认识,组织他们亲自去寻找发现,激发了幼儿对探索发现活动的兴趣)

二.观察蜗牛(幼儿分成四组,用放大镜观察)

(一)请大家观察自己的蜗牛并思考:

1.你看到的蜗牛是什么样的?

2.蜗牛有眼睛吗,在哪?

3.蜗牛的最在哪?

(二)说一说:

幼1:蜗牛背上有一个大大的壳。

幼2:蜗牛有触角。

幼3:蜗牛有眼睛,在触角上。

幼4:蜗牛有嘴,因为它要吃好吃的东西。……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说得很好。(出示蜗牛大图片)蜗牛的躯体包括:壳、头、颈、外壳膜、足、内脏、囊。蜗牛的眼睛在触角上,是两个黑黑的小圆点,可是它的眼睛看不见东西,小蜗牛一点也不在乎,它用触角,碰碰小花小草,躲避危险,寻找自己喜欢的东西。

(在观察过程中,因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为主,所以教师要尽量为幼儿提供实物观察对象,尽量提供便于观察的工具,给与充足的观察时间,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各种感官,如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自我发现。同时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的组织语言表述自己的观察结果,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在幼儿表达时,教师要耐心,认真的倾听,及时给与鼓励)

幼:“老师,硕硕把蜗牛的壳砸碎了!”

我闻声望过去,硕硕红着脸有点紧张的站着。我问:“硕硕,你为什么把蜗牛壳砸碎呀?”

“我想看看它的壳里有什么?”他小声说。

“那你告诉大家蜗牛壳里有什么,蜗牛没有壳,又是什么样的?”

(我想在活动中经常会出现类似的突发事件,教师对于幼儿出乎意料的行为想法应巧妙引导,不能枉自讽刺、批评、打击幼儿探索的兴趣)

三.饲养蜗牛

师:大家都很喜欢蜗牛,那咱们请小蜗牛住在咱们班吧,请大家讨论蜗牛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

幼1:树上。

幼2:蜗牛喜欢生活在水里。

幼3:喜欢在墙上。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4个家,你们想将蜗牛放在哪个家里饲养就把蜗牛放在喜欢的瓶子里。(出示空瓶子,有水的瓶子,放有干沙子的瓶子,放有湿沙子的瓶子,瓶口上均罩上纱布。)

师:小蜗牛喜欢吃哪些食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议“与幼儿一起饲养蜗牛”这些环节体现了教师的参与、引导作用。既营造了轻松融洽的活动氛围有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四、要培养幼儿持之以恒的做事态度。

在本次活动的“饲养蜗牛环节”缺少后期的观察记录,是整个活动略显虎头蛇尾。教师要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首先教师就要提高自身素质,用自己的行为感染幼儿,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案例名称:蜗牛的家(中班科学)》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