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基于两难问题学习的道德认知发展路径研究》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一、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想与政治课程,道德与法治旨在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素养,培养具有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的时代新人。然而,教育者们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如何有效地传授道德与法治知识,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两难问题学习的道德认知发展路径,通过引发认知差异或冲突的两难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与主动建构,促进道德认知的发展。本研究将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背景,结合相关主题,探讨如何通过两难问题的学习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认知能力。
在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和目标,指出了研究的背景和目的。随后,强调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发展和相关主题的有机融入。接下来,重点介绍了认知差异与冲突在道德认知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两难问题引入的目的和作用。最后,提出了本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通过本研究的探讨,我们希望能够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系统地介绍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发展、认知差异与冲突的作用,以及基于两难问题的道德认知发展路径。最后,我们将对两难问题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估,并总结研究的结论与展望。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发展
A. 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发展的重点。核心素养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素养等方面。思想政治素质是指学生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道德修养是指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能够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具备公正、诚信、责任等道德品质。法治素养是指学生具备法律意识、法律知识和法律技能,能够依法行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遵守法律法规,具备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人格素养是指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结构和积极的人格特质,包括独立自主、自信自强、诚实守信、团结友善等。
B. 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框架
道德与法治课程以道德与法治教育为框架,通过教育活动和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教育活动包括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实践活动、案例分析、讨论研究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体验道德和法治的力量,增强道德认同和法治意识。教学内容包括道德与法治的基本原理和价值观,道德与法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道德与法治的实践方法和途径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掌握道德与法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道德与法治的实践能力。
C. 相关主题的有机融入
道德与法治课程还将有机融入国家安全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劳动教育,以及信息素养教育、金融素养教育等相关主题。国家安全教育将使学生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国家意识和安全意识,增强国家安全观念和国家责任感。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将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宝贵和健康的重要,培养保护生命和关注健康的意识,增强生命观念和健康责任感。劳动教育将使学生了解劳动的价值和劳动的意义,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增强劳动观念和劳动责任感。信息素养教育将使学生了解信息的获取和利用,培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增强信息观念和信息责任感。金融素养教育将使学生了解金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金融意识和金融能力,增强金融观念和金融责任感。
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素养,增强做中国人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016). 两难问题在道德教育中的应用与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10), 145-146.
7. 沈某某. (2018). 两难问题在道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8), 165-166.
8. 王莉, 王明. (2019). 两难问题在小学道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8), 71-73.
9. 张宇, 张晶. (2017). 两难问题在初中道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5), 51-53.
10. 赵鹏, 梁某某. (2018). 基于两难问题的道德教育研究综述[J]. 现代教育科学, (8), 60-62.[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基于两难问题学习的道德认知发展路径研究》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