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本文由用户“QQ3068489”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8-29 07:10:12 举报文档

以下为《1.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主备人

钱某某

学科

物理

时间

2019年9月 2 日



课题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

知识目标

1.能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能使用秒表、手表测量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3.了解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具体的测量活动对常见物体的尺度和时间段有大致的了解,对长度和时间单位大小形成具体概念。

2.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计时工具测量时间。





情感与价值目标

1.结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兴趣和习惯,养成认真细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重点

长度的单位、长度的测量



难点

测量长度单位概念的具体化和测量中的读数



教具

多媒体资源、钢直尺、钢卷尺、皮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秒表等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比较、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设计

观察图1中的甲、乙两幅图,在图甲中帽檐直径AB、帽子高CD哪个较长?在图乙中中心的两个圆面积一样大吗?问题1:不用尺,如何证实自己的目测结果是否正确?

问题2:你能确切知道课桌的长比宽长多少吗?目测后回答。

办法:用一根线作为标准,来比较上述物体的长度。

图1





二、长度的测量

(一)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活动一、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如刻度尺等,然后教师出示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三角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让学生观察。活动二、观察图2中的刻度尺,回答下列问题:

(1)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

(2)它的量程是多少?

(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图2

在上图所示的刻度尺中,其零刻度线在左端(离最左端边缘有一小段距离),没有磨损,它的量程为0~8cm,也就是说它最多能测8cm的长度,它的分度值是0.1cm。

教师强调: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如果磨损,要从一个清晰的整数刻度线量起。

(二)使用刻度尺测长度的方法

活动三、学生分组实验,测量铅笔的长度、圆柱体的高、木块的长度、物理课本的长和宽等,教师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要求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归纳总结: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四个字加以概括,即“选、放、读、记”。

1.选,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某某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2.放,即刻度尺的位置应某某,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如图3甲所示),不能歪斜(如图乙所示)。



图3?甲



图3?乙

对于较厚的刻度尺,应使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如图丙所示)。零刻度线磨损时,要从其他清晰整数刻度线作为起始刻度测起,测量结果应该等于读出的刻度值减去作为起始的刻度值(如图丁某某)。

?

图3?丙



图3?丁

?

3.读,即读数,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如图4所示);除读出分度值以上的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读值)。图中铅笔长度为69.5mm,其中69mm是准确值,0.5mm是估读值。



图4

4.记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误差有什么不同?

归纳总结: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错误与误差不同: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1)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

(2)它的量程是多少?

(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二)使用刻度尺测长度的方法

1.选

2.放

3.读

4.记

三、时间的测量

(1)时间单位?

(2)计时工具



布



完成本节随堂练习



组长

签名





课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1.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