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生物必修三基础知识填空(含答案)

本文由用户“huomiao1122”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4-02 10:51:10 举报文档

以下为《最新整理:生物必修三基础知识填空(含答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填空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单细胞生物直接生活在___________中,多细胞生物的体细胞直接生活在_______________中。

2、人体的体液由存在于细胞内的__________和存在于细胞外的_________组成。

3(1)由___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2)用箭头连接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_________________。

5、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_____溶液。

6、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7、溶液渗透压与溶液的________成正比。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血浆中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_和___。

8、正常人的血浆近____性,pH为_________。血浆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9、______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0、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毛细淋巴管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1、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_的。

1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______________的必要条件。稳态遭到破坏,会出现细胞代谢_________。

1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其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反射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4、神经元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突起分为_______和______。

1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________,方向是_____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是_____向的;在反射弧上的传递是____向的。

16、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

17、神经纤维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_____部位流向_________部位;细胞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_________部位流向________部位。

18、突触是由前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与后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

__________相接触而形成。突触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由于________________只存在于___________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____________释放,然后作用于____________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_____向的。

(2)突触小泡的形成与_____ _____ _____ (细胞器)有关,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_____。

20、一般来说,位于_________的低级中枢受________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21、当大脑皮层的________区受损伤,患运动性失语症。

22、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小脑、脑干和大脑中,与有关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__________________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24、人的血糖水平正常值为_______________。

25(1)血糖的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①__________________的消化、吸收;②__________________的分解;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转化。

(2)血糖的去路也有三条途径:

①氧化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释放__________;②合成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③转化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胰高血糖素是由____________细胞分泌的,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胰岛素是由____________细胞分泌的,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它们之间相互__________,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27、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也是如此,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该调节方式对于机体_____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28(1)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中,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______等刺激时,下丘脑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激素能作用于_____,使之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激素作用于__________,使其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几乎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能起作用。

(2)甲状腺激素分泌分级调节的同时,也存在着________调节——甲状腺激素的释放________抑制________和________的工作。

29、激素调节的特点: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运输;作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体液调节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化学物质,通过____________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3)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共同调节。其中___________调节是主要的。

31、人体有三道防线。

(1)第一道防线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2)第XX防线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3)第三道防线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4)第一、XX防线属___________免疫,第三道防线属___________免疫。

32、特异性免疫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1)体液免疫主要靠_________________增殖分化成______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___发挥作用。

(2)抗体由效应B细胞(浆细胞)产生,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抗体的形成和分泌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器)有关。

(3)细胞免疫主要靠_________________增殖分化成________________,接触_____________发挥作用。

(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_______________免疫,都依靠______________细胞发挥免疫功能,都能产生__________。

(5)淋巴B细胞和淋巴T细胞都起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B细胞在______

_________中发育成熟,T细胞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中发育成熟。

(6)效应细胞在初次免疫时来自__________细胞,二次免疫时来自__________细胞。

(7)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

33、过敏反应是指已_______________的机体,在__________次接受_______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______________。

34、过敏反应的特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免疫系统通过它的_____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6、艾滋病全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英文缩写为_______,由______(病原体)引起,存在于____________。

发病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症状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传播途径主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生长素的发现的生理作用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___________,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_________,发生向光弯曲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

(2)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______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______一侧,_______一侧生长较快,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化学本质:______________ 。

(2)合成部位:________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3)运输特点/方式:

①极性运输:从_________________端运输到__________________端(方式:__________)。

②横向运输:胚芽鞘尖端,从_____一侧运输到______一侧(方式:_________)。

③非极性运输:通过___________组织的韧皮部。

(4)分布:各器官都有,相对集中的分布在___________的部位。

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特点:_____________,即_______浓度促进生长,________浓度抑制生长

(2)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根、芽、茎排序:__________。

(3)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果实发育,促进扦插枝条生根,防止叶片果实脱落。

4、生长激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顶端优势:________优先生长,______受抑制。

①原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不断运到侧芽,是侧芽生长素浓度________,抑制侧芽生长。

②解除方式:___________。

③应用:棉花摘心,修整果树、行道树的枝条。

(2)除草剂 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形成无子果实

①原理:生长素能够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染色体数________(变化、不变化) 。

②方法步骤: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抹在__________的_______蕊上。

③实例:______________。

④无子西瓜:三倍体育种,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

(4)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5)保铃保某某,防止落花落果

二、其他植物激素

1、植物激素是由________产生,能从_________部位运送到_________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_________影响的____________量有机物。

2、常见的植物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是孤立起作用的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能致使水稻患恶苗某某,_______________能促进果实成熟,__________________能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_______________能抑制种子萌发。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1、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____________种生物的_________个体形成种群。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_______________的集合,构成群落。

2、种群的基本特征:

种群在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它是种群____________的数量特征。

根据种群的年龄结构,可将种群的年龄组成分为三种类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估算植物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____法,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__。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____,不能掺入_______。

(2)估算动物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法,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标志重捕法的前提: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概率_________。②标记技术:标记物和标记方法不能影响被标记动物的____________;也不能导致其发生____________等;标记符号必须能_______________,但又不能_______________。

4、(1)“J”型增长曲线出现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等。

(2)“S”型增长曲线出现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又称____________。

(4)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____________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种群增长率变化特点为:_______________时增速最快,K值时增长率为__________。

(5)K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5、群落的结构特征包括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等。

(1)群落中物种的多少称为_______________,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____________。

(2)种间关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3)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森林中的植物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主要与____________有关。

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6、发生在裸岩上的群落演替为_______________演替,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为______________演替。

7、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____________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进行。

8、实验: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动

实验原理:(1)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2)利用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

实验设计思路:采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计数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一个小方格容积为1/400mm2·0.1mm)

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个/mL 。

注意事项:(1)____________时间,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并作记录,连续观察7天。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震荡几下,目的是____________。

(3)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对培养液进行__________以便于酵母菌的计数。

(4)对于压在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计数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的预测和分析:怎样记录结果?记录表怎样设计?实验结果如何表达?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1、由__________与它的_____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___。

2(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________是必不可少的成分;联系着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________。

(6)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___________________渠道进行的。

3、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_______。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态系统的能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提高产量,防治有害生物

11、保持 恢复 相对稳定

(1)自我调节 负反馈调节(2)保持原状 多 复杂 强 强

(3)破坏 恢复 反比 (4)低

12实验原理:

(1)物种组成 营养结构 非生物因素

(2)密闭 微型 (3)生存状况和存活时间的长短

方法步骤:(3)全部死亡

实验结果与分析:(1)稳定性越高 越合理(2)植物的光合作用

(3)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4)被分解者分解(5)循环利用 光线良好

注意事项:

(1)透明 保证能量输入和观察

(2)光线良好但避免阳光直射 防止小瓶内温度升高过快导致生物死亡

(3)密闭

(4)营养 合适 混入病虫害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稳定

(5)4/5 有利于二氧化碳和氧气等气体进行交换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1、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环境压力大

2、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

3(1)物种 基因 生态系统

(2)直接 间接 潜在

(3)就地 易地 就地

(4)盲目、掠夺式

(5)可持续发展 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 持久协调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2. 七年级上生物知识点总结
  3. 《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
  4. 免疫练习题(1)
  5. 绘本-细菌病毒大比拼
  6. 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
  7. 免疫学基础导论题库
  8. 必修一生物细胞器课件
  9. 必修一生物细胞器课件
  10. 课题: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11. 内皮细胞感染以及新冠病毒所导致的内皮炎
  12. 从生物圈到细胞
  13. 《人体形态学》复习要点
  14. 3.3细胞核_系统的控制中心课件
  15. 植物生理学总结
  16. 必修一第二章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教学设计与反思
  17. 实验室抗体标志流程
  18. 高中生物365个判断题,涵盖高一高二高三所有知识点
  19. 小学六年级下册生命与健康全册教案-

以上为《最新整理:生物必修三基础知识填空(含答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