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第八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八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编排上分为三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分数的初步认识,先教学认识几分之一,再认识几分之几,同时结合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认识说明它们的认识写法和读法并介绍分数各部分间的名称。在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学习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在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上学习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分数大小的比较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分数的含义。第二小节是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借助直观操作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目的也是为了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第三小节是分数的简单应用,让学生学习用分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学生能为五年级进一步学习分数奠定基础,也为学习小数做好了铺垫。)
第1课时 几分之一
)(这是边某某,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教材第90~91页的内容。
1.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能进行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
2.引导学生借助实物模型、面积模型和数线模型,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等多元表征的操作活动,建立几分之一的分数模型。
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掌握几分之一的读写和组成。
难点: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课件。
(动态演示关于主题图内容的多媒体课件)
师:有4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分几块?(拍手表示)
师:有2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分几块?(拍手表示)
师:有1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分几块?你还能拍手表示吗?
师:一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只能分半块,那么半块怎么表示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
1.认识。
课件出示例1分月饼的情境图。
平均分1块月饼,让学生观察分的过程。
师: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指导学生读、写。
师:你还能把什么物体平均分,表示出它的?
2.认识几分之一。
师:要得到一块月饼的应该怎样分?这个怎么表示出来?怎么写?
课件出示:
)(这是边某某,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师:上面的图形阴影部分哪些能表示,哪些不能?
师:刚才,我们一起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把那一个物体平均分成3份、5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又应该怎样用分数来表示呢?你会在作业纸上涂出长方形纸的吗?
小结: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用“形”表“数”,深入认识。
课件出示例2。
师:想一想,拿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怎样能表示出它的?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独立折纸、涂色,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全班集中汇报,学生在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各自的方法。
4.比较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课件出示例3第一组图和,学生观察。
哪个分数大一些?
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信息。
课件演示和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师:大家独立完成例3第二组图和的大小比较,再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师: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总结: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1.教材第91页“做一做”第1、2题。
2.教材第94页“练习二十”第1、2、4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通过月饼的分配问题引发矛盾冲突,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用拍手不能表示出结果时,就自然地引出了分数。这一学习过程自然又流畅,学生不知不觉经历了分数的产生过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生共同小结。
1.教材第103页“练习二十二”第5、6题。
2.教材第103页“练习二十二”第7、8题。
3.教材第103页“练习二十二”第9题。
借助操作和直观图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意义。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惑的地方吗?
通过复习“1”是一个物体和一些物体时如何用分数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在创设现实情境后,引导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和观察,画出示意图,理解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练习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应用分数的含义解决问题,通过提供直观图,方便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形成解题思路。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第八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