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第二章-公安机关的职责任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二章 公安机关的任务和职责第一节 公安机关的任务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与任务、职责的关系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决定了公安机关的任务;
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决定了公安机关的职责。
公安机关的性质是公安机关诸规定因素中的根本性决定因素,并由此决定公安机关的任务、职能。
公安机关职责是公安机关基本任务的具体化,是由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确定的。
一、公安机关任务的概念和类型1、概念
公安机关在国家法律所确定的管辖范围内,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进行的工作内容。
公安机关是国家为实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目的,依照法定程序和特殊模式组合起来的,具有特殊职权、功能和高度权威性的社会系统。
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公安机关要实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目标,应在国家法律规定下进行。2、任务分类 多形式、多层次的系统
从时间上分,有目前任务和长远任务;
从范围上分,有局部任务和全局任务;
从层次上分,有基本任务和具体任务。
新阶段的总任务:
第20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中,在分析了当前严峻的社会形势后,规定了公安机关在新世纪新形势下的“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总任务。二、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1、维护国家安全
2、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3、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
4、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合法财产
5、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这是《人民警察法》第2条规定的人民警察的基本任务,同样是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一)维护国家安全的含义及其内容1、含义
是指保卫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受侵犯,保卫我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侵犯。是公安机关的首要任务。
1993年2月,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30次会议制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国家安全机关和公安机关按照国家规定的职权划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维护国家安全。”2、内容
(1)积极防范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2)及时发现和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并将其遏制在萌芽状态,以避免造成危害国家安全的严重后果;
(3)坚决打击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分子,使他们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警诫其他不法分子。(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是公安机关的重要任务。主要有一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积极防范和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
2、坚决惩治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分子;
3、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积极预防、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依法化解社会矛盾和群众纠纷,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4、依法进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行政管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三)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 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就是保护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不受侵犯,依法惩治杀人、伤害、抢劫、绑架、强奸、强迫妇女卖淫和拐卖人口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活动。
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就是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通信秘密不受侵犯。练习保护公民人身安全是指( )
A 保护公民的生命权
B 保护公民健康权
C 保护公民的名誉权
D 保护公民的肖像权
保护公民人身自由是指保护公民的( )
A 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
B 通信秘密
C 住宅
D 通信自由(四)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合法财产 公共财产,是国家和集体的财产,它包括公共设施,国有企业、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财产,集体所有的财产以及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的公共财产。
个人合法财产,是个人通过合法渠道获得的财产。
公共财产和公民个人合法财产是保障我国人民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保障,因此都是我国法律所要保护的对象。(五)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公安机关要有利地防范和打击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积极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尤其是经济领域的严重犯罪活动。
同时要协同有关方面,惩治违法犯罪分子,教育改造这些违法犯罪者,使他们认罪服法,弃旧图新,重新做人。练习公安机关要有利地防范和打击敌对势力、敌对分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人的破坏活动,积极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 )第二节 公安机关的职责一、公安机关职责的概念和特点
1、含义
职责:职业责任
是公安机关依法在管理范围内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所谓“责任义务”,是指公安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必须做的,应该做的。练习公安机关职责是公安机关依法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2、公安机关职责的特点法律性
是指公安机关的职责由国家法律和法规所确认的;
有限性
是指公安机关的职责是有范围的,超过范围就是越权;
政治性
是指公安机关的职责体现国家政权的根本属性;
行政性
是指公安机关的职责反映了国家行政管理的部分职能;
责任性
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必须依法履行职责,如不履行职责或滥用职权,将受纪律至法律追究。二、公安机关的职责1、内容
《人民警察法》第6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按照职责分工,必须依法履行下列十四项职责:
1、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
2、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
3、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
4、组织、实施消防工作,实行消防监督;
5、管理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危险物品;
6、对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行业进行管理;
7、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的场所和设施;
8、管理集会、游行、示威活动;9、管理户政、国籍、入境出境事务的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
10、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
11、对被判处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执行刑罚;
12、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
13、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
1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2、法律规定的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的职责 《人民警察法》第19条规定:“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到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形,应当履行职责。”
这一规定一方面指出人民警察在遇到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形时,即使在非工作时间也必须履行职责,不得借口不在工作时间而逃避履行职责;另一方面也确认了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对紧急情形履行职责的合法性。 3、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在公益方面应当履行的责任义务《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在救护、扶助、调解等公益方面的责任义务。
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收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
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
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
人民警察应当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社会公益工作。
三、公安机关主要警种的职责 警种是依据警察职位及工作特征对人民警察做出的类别划分。公安机关各警种的职责表现为:
1、治安警察的职责
2、户籍警察的职责
3、刑事警察的职责
4、交通警察的职责
5、外事警察的职责6、巡逻警察的职责
7、网络警察的职责
8、督察警察的职责
9、边防警察的职责
10、消防警察的职责
(一)治安警察的职责 治安警察,是负责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的人民警察。其主要职责是:
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社会治安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处理治安案件;
管理特种行业;
查禁违禁物品;
预防犯罪;
了解并掌握社会治安动态;预防和处理治安灾难事故;
进行治安巡逻;
发动群众参加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等工作。(二)户籍警察的职责 户籍警察,是负责管理户籍、掌握户口动态等户政工作的人民警察。其主要职责是:
1、执行户口管理制度,
2、做好户籍管理、人口统计工作。(三)刑事警察的职责 简称“刑警”,是负责刑事案件侦破工作的人民警察。刑事警察包括刑事侦查人员和从事刑事科学技术的法医、化验员、鉴定员、警犬训练员等。
主要职责:
1、依法进行公开的、秘密的专门调查和运用刑事科学技术揭露和打击刑事犯罪;
2、运用公开管理手段、秘密力量和群众联防控制社会上的复杂场所,限制和缩小犯罪分子的活动空间;
3、研究犯罪分子的活动规律,防范刑事犯罪活动。(四)交通警察的职责 简称“交警”,是负责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进行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人民警察。
主要职责:
1、依照国家有关交通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对道路、行人、车辆和驾驶人员进行管理;
2、防止和处理交通事故;
3、开展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
4、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和道路畅通。(五)外事警察的职责 外事警察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对进出我国国(边)境的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和我国公民进行管理的人民警察。其主要职责是:
1、 依照国家有关出入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对我国公民出入境和外国人出入境、居留、旅行进行管理;
2、 对我国公民和外国人违反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理;
3、发现和处理来华外国人的违法犯罪活动;
4、保护外国人在我国的合法权益和人身、财产安全。练习外事警察的主要职责有( )
A 依照国家有关出入境管理法规,对我国公民和外国人的出入境、居留、旅行进行管理
B 对我国公民和外国人违反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理
C 在边防口岸和民航机场进行边防检查、安全检查
D 保护外国人在我国的合法权益和人身、财产安全(六)巡逻警察的职责 简称“巡警”,是指在一定路线或一定地段用巡逻方式进行勤务活动的人民警察。其主要职责是:
1、维护辖区内的治安秩序,预防和制止治安案件和突发性事件;
2、预防和制止犯罪行为;
3、参加处置灾害性事故;
4、维护交通秩序;
5、接受公民报警;
6、劝解、制止公共场所反生的民事纠纷;
7、为社会和公民提供救助和服务等。(七)网络警察的职责 网络警察的职责可以简要概括为:依法维护网络安全,保护网民的利益,打击网络犯罪。
具体任务:
依法加强信息网络安全监督管理,监督、检查互联网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落实,维护信息网络安全秩序;
防范和查处针对信息网络的违法犯罪和主要违法犯罪行为在信息网络中实施的其他违法犯罪,协助查处利用信息网络的违法犯罪;
开展互联网信息巡查和处置,及时发现、处置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有害信息;
监督、检查、指导重要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承担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的信息通报任务。(八)督察警察的职责 督察警察是对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执行法律、法规、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的警察。其主要职责是:
督察重要的警务部署、措施、活动的组织实施情况;
重大社会活动的秩序维护和重点地区、场所是按管理的组织实施情况;治安突发事件的处置情况;
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受理、立案、侦查、调查、出发和强制措施的实施情况;
治安、交通、户政、出入境、边防、消防、警卫等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
使用武器、警械以及警用车辆、警用标志的情况;
处置公民报警、请求救助和控告申诉的情况;
文明执勤、文明执法和遵守警容风纪规定的情况;
组织管理和警务保障的情况;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其他情况。(九)边防警察的职责 边防警察是负责维护我国边境地区的社会治安,处理边境涉外事务的人民警察。边防警察实行义务兵役制,属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序列。
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在XX、XX、XX、XX、XX、XX、XX、XX、XX九个城市进行边防检查职业化改革十点,由兵役制改为职业制人民警察。
主要职责是:在陆地边防线和近海海域进行军事巡逻和警戒;在边防口岸进行武装警卫;依法管理边境地区的社会治安;在边防口岸和民航机场进行边防检查、安全检查;防止非法越境,防范、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和破坏活动,保障国家安全。(十)消防警察的职责 消防警察是同火灾作斗争的人民警察。消防警察实行义务兵役制,属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序列。
其主要职责是:
1、依法进行消防监督管理;
2、预防、警戒和扑灭火灾;
3、对企业专职消防队和群众义务消防队进行业务指导;
4、向群众进行防火灭火的宣传教育。练习消防警察,是同火灾作斗争的人民警察,消防警察主要职责有( )
A 依法进行消防监督管理
B 预防、警戒和扑灭火灾
C 对企业专职消防队和群众义务消防队及个人消防活动进行业务指导
D 向群众进行防火灭火的宣传教育 人民警察是个整体,其战斗力取决于各警种协同作战、整体作战的能力。因此,各警种之间的分工是根据各警种的任务、职责、权限的不同而划分的,其目的是便利日常工作。
这种分工是相对的,在发生重大事件或突发性事件时,往往是各警种联合作战,在需要履行职责是,不允许人民警察借口不属于其职责范围而拒绝执行。第三节 公安机关的权力一、公安机关权力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
是指公安机关为履行职责,依法采取的权威性措施和手段。
由于公安机关的权力是在法定职责限度内行使的,并受相应的制约,故又称为公安机关的权限。
公安机关权力是履行公安职责的保障。其权力行使的过程,就是其职责履行的过程。职责确定权力的目的和范围,是行使权力的依据和基础;权力是履行职责的措施、手段和保证。二者在实施过程中达到统一。2、特点(1)法定性
行使公安权力是必须在法定权限内依照法定程序行使,不得超越法定权限范围和滥用职权。
(2)国家意志性
公安机关职权本身的性质和内容乃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而非个人意志的体现。每位公安民警是代表公安机关行使公权,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者。
(3)强制性
公安权力则具有特殊强制性。所谓特殊强制性,是指公安机关权力以暴力为后盾。
(4)专属性
法律规定的公安权力,只准公安机关及其人员使用,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无权使用。
(5)单向某某
公安机关的意志表示,是国家意志的单方面表示,不以当事人同意与否为条件。
3、分类治安行政管理权
刑事执法权
警械武器使用权
紧急状态处置权二、治安行政管理权分类:
治安行政处置权
治安行政处罚权
治安监督检查权
劳动教养审批权
治安行政强制权(一)治安行政处置权1、含义
是指公安机关在公共场所管理、道路交通管理、消防管理、危险物品管理、特种行业管理和出入境管理等治安行政管理活动中,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依法对特定的人、物、事、场所采取的命令、禁止和取缔、许可等权力运行行为。练习公安机关的治安行政处置权包括( )
A 命令
B 禁止
C 取缔
D 许可2、内容(1)命令, 是指公安机关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依法向负有特定义务的人发出的作为、不作为和约束的指令。这种命令又称“警察命令”。
(2)禁止与取缔, 是指公安机关依法对于某些违反治安管理、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宣布禁止,予以取缔,并对违禁者予以法律制裁。
(3)许可, 是指公安机关在行政管理中,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请示依法允许或者否定的一种权力。这种权力,通常是通过审核批准、决定、登记、颁发证照、指挥等形式表现出来。(二)治安行政处罚权1、含义
是公安机关对于不履行治安法规所确定的义务或者危及社会治安秩序,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依照治安管理法规的规定实施的行政处罚。
2、种类
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限期出境和驱逐出境、
注:行政处罚法
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或者非法财物练习下列哪些属于治安行政处罚?( )
A 劳动教养
B 罚款
C 责令停产停业
D 行政拘留(三)治安监督检查权
治安监督检查,是公安机关依法对应负治安责任的社会团体、组织及个人履行治安责任、预防治安问题的情况所进行的监督检查。
(四)劳动教养审批权
劳动教养,是指对有违法行为或轻微犯罪行为且屡教不改,而又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强制措施,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法。(五)治安行政强制权1、含义
是指公安机关在依法进行治安行政管理和实施治安行政处罚时,为达到使行为人履行法定义务或接受处罚的目的,对不履行法定义务或不服从治安行政处罚的人所采取的人身和物品的强制手段。
2、种类
强制传唤、强行带离现场、强制拘留、
强制隔离、约束特定的人、盘问检查等。三、公安机关刑事司法权构成:
立案权
侦查权
刑事强制权
刑罚执行权(一)立案权 1、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举报。
2、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力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并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
1)有犯罪事实
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立案;
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予立案。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及时移送主管机关处理。(二)侦查权公安机关的侦查权由下列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可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停留,必要时可以采取相应的交通管制措施。
2、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人民警察可以采取必要手段强行驱散,并将拒不服从的人员强行带离现场或者立即予以拘留。练习管制指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可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物品的通行或停留,必要时可以采取相应的交通管制措施。( )(四)戒严执行权的行使 戒严,一般是指战时或平时面临重大紧急事件,为了维护政治稳定所采用的非常措施。
戒严视涉及地区大小,分别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国务院作出决定,由人民警察、人民武装警察执行,必要时派出人民解放军协助执行。
公安机关对戒严地区实行治安控制。出入戒严地区的人员、车辆必须持有本人身份证和戒严实施机关签发的特别通行证,按指定的时间、路线出入,不得自由行动,必要时还可以采取交通管制、宵禁等特别管理措施。[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第二章-公安机关的职责任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