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五项新标准

本文由用户“bpowqo317”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7-11 14:30:01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育五项新标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育五项新标准

一、新课堂标准

新课堂的理想状态可以用10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具象的描述可表现为以下特点:

1.知识不是靠教师传授获得,而是通过“超市”形式,任由学生选择。“知识的超市”的隐喻是,课堂要具有三个特性:自主性、丰富性、选择性。

2.课堂的价值体现出从“知识”到“生命”的质的关注。“生命的狂欢”的隐喻是,课堂要具有三大自主特质: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

3.课应该是学生的课或者自主学习的课,而不是教师的课、教师为中心的课。

4.课堂是一种生生、师生交互并共同作用的“合作”过程,因而课堂应该是一个工作“场”,当我们把好学校解读成是“一方池塘”时,课堂自然也应该是一个富有生机的“水洼”。

5.课堂是一种“个体”的内心思想、感情、心理需要,因而课堂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甚至要把学习描述成“一件个体的隐私活动”,教师要敢于“捍卫学习隐私”。

6.课堂终究是一种“人学”文化的真实体现,因而它应有平等、自由、民主氛围;人与人,相互包容、倾听、接纳……

7.要基于师生共同体和一切学习共同体(对子、小组、班级)的健康、持久、良性的发展,教师必须解决师生发展的冲突,明确“通过发展学生”,从而“成就自己”的价值观。

8.有从学习规律出发的科学的教学流程:自学(自主学习的简称)——展示——反馈。

9.符合“先学后‘教’”思想:教师的作用主要发挥在对学习环境的营造、学习条件的创设上,所谓课堂主导,应体现在对学习困惑的“点化”、点拨上,因可调压渣油泵而课堂应遵循“先学后‘交’”的思想,这个“交”就是“主导”,而不是“教”。

10.动静结合的课。好的课堂是生命的体现,动XX都是生命的形态。

解读:当我们在表达教学是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时,实际上还必须着重强调一句,学为主体。课堂教学真正的考验是教师的教育思想和对学生生命成长方式的认知,以及这种“思想”和“认识”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呈现。

学生最主要的生命成长是学习或者说是通过课堂活动来成长。因而,教学的研究恐怕要回归到“学生”和“学习”本身,才将变得富有意义和生机。以生为本这一人本主义追求要求我们必须重塑教学这一概念,“新课堂”对这一概念的重塑提供了可能性,并为优秀卓越的“新教师”成长提供了发展的平台。实际上,有很多人都试图描绘“新教师”与“新课堂”,比如威廉.格拉瑟说是“积极的”、“支持的”,罗伯特.弗里德称之为“热情的”,维托.帕隆则说是“奉献爱心的教师”,特德.赛兹说是“人道的事业”……林林总总,实质上,人本主义对教师和课堂的思考永远是:道德和人性!但我们也必须承认,没有谁KCB-300能用全真的语言予以厘清并找到一条最理想的评估方案,但总有相对较好的东西可以用来表述。

二、新教师标准

“新教师”显然不单纯是一个知识的“二传手”,他应该扮演4个“者”:教育专业者、学校生态的建构者、学习和生长的开发者、信念的传播者。

1.教师必须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感,努力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类心灵进化。现阶段,必须敢于投身课改,坚定不移地走素质教育之路,做一个大任和使命的担当者。

2.教师要成为一个信仰者,服务人类,奉献教育,热爱学生。

3.专业者,应包括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两个方面,教师专业化的支撑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也就是基于“人本”的对学生的尊重、研究、认识。教师专业化水平,主要取决于对“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要具备学科知识“心理学化”的能力。教师必须清楚,教学不是灌输和表演,从“教中心”到“学中心”不仅考验教师的教学勇气,而且体现教师的教育教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的“金某某”,他们打着“弘扬国粹”的幌子,以“课程”和“为儿童负责”的名义倒行逆施,忘记了教育原本应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与其说我们是在倡导改造文化,不如说我们是在鼓励转换一种管理思想、营造一种生长氛围、构建一种全新的“学校关系”,或者干脆说——为成长提供一个“条件”,而不是去野蛮地侵占、开采“儿童世界”,扼杀儿童的自然天性,粗暴剥夺儿童的经历、体验和创造,或者“专门与儿童作对”!

我们什么时候学会了包容、尊重、接纳了儿童的一切,学会了“认识儿童”,学会了“从儿童出发”,我们才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学校文化,因此,我的结论是学校文化必须是儿童的文化,而非校长、教师的文化!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小学线上教学与线下开学教学衔接计划
  2. 培养生物核心素养,展现线上教学风采
  3. 年度教师培训计划
  4. 个人研修总结
  5. 微课制作说明学习心得
  6. 学习《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7. 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案例
  8.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征文
  9. 七选五专题复习实践课课后教学反思
  10. 怎样使用Q群与腾讯课堂(一线教师的实战演练)
  11. 师德师风学习计划书
  12. 教师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13. 国培计划学习日志二
  14. 教学反思-韩某某
  15. 小学英语线上教研培训总结
  16. 带着爱与责任,扬帆起航 -----新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17. 教师师德师风学习总结及心得
  18. 教学实践与反思
  19. 教学实践与反思
  20. 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征文

以上为《教育五项新标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