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6.蝙蝠和雷达(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6蝙蝠与雷达(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会认“蝙、蝠”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达、蚊”等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雷达、即使、灵巧”等词语,摘抄描写揭开蝙蝠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的秘密的句子。
3.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5.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弄清人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才能够让飞机也在夜里安全飞行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弄清蝙蝠夜间飞行和飞机夜航之间的联系。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重点)
2.正确读写“雷达、即使、灵巧”等词语,摘抄写描写揭开蝙蝠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的秘密的句子。(重点)
3.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
【教具准备】 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
内 容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图片导入。(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
教师口述: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是(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块儿来学习6课。(板书:蝙蝠和雷达)
【设计意图:用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容易理解。】
二、资料介绍
学生介绍搜集的资料,教师适时补充。
1.蝙蝠。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的膜,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蛾等昆虫。视力很弱,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
2.雷达。利用极短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装置。无线电波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能反射回来,雷达就根据这个原理,把无线电波发射出去再用接收装置接收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这样就可以测定目标的方向、距离、大小等,接收的电波映在指示器上可以得到探测目标的影像。雷达在使用上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广泛应用在军事、天文、气象、航海、航空等方面。
3.超声波。超过人能听到的最高频(20 000赫兹)的声波。超声波沿直线传播,有方向性,并能反射回来,对物体有破坏性。广泛应用在各技术部门。
4.仿生学。仿生学属于生物学和技术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于20世纪60年代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只要生物有奇特的本领,就成为仿生学所涉猎的目标,现已发展出昆虫仿生学、海洋生物仿生学、设计仿生学、化学仿生学、分子仿生学等。仿生学的研究成果被广泛运用于军事、医学、制造、航空等方面,涉及到各种类型的科学领域,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未来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蝙蝠 漆黑 启示 避开 敏锐 系着 苍蝇 证明 揭开 障碍 荧光屏 飞蛾 蚊子 即使 科学 横七竖八 绳子 研究 驾驶
(重点指导生字:蝙:“蝙”读“biXXXXXn”,不要读成“piXXXXXn”;
蝠:“蝠”和“幅”是形近字,都读“fú”;
漆:“漆”和“膝”是形近字,不要读成“xXXXXX”;
避:不要只读一半,不要读成“pì”;
锐:不要只读一半,不要读成“ruì”;
系:是多音字,在本课读“jì”, 不要读成“xì”;
揭:“揭”和“渴”是形近字,不要读成“kXXXXX”;
荧:“荧”和“萤”是形近字,都读“yínXXXXX”;
屏:不要只读一半,不要读成“bìng”。)
②你认为哪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照里面的表格分小组讨论填写。学生自学后得出结论:蝙蝠探路是离不开嘴和耳朵的,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配合”这个词不能丢掉,教师在黑板上画简图说明蝙蝠探路时,嘴和耳朵这两样器官在飞行时必须同时使用,才能发挥作用。这个部分的学习,学生个个参与,学习兴趣浓厚,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能增强自信心。继而引导学生在文中寻找关于描写蝙蝠和雷达的句子,为概括全文内容做铺垫。
2.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课前找资料了解蝙蝠,课后多看有关仿生学的知识,想象蝙蝠和雷达之间会有什么对话等练习形式,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不足之处:
在本节课中,我觉得课前查找资料准备不够充分,有待改进。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6.蝙蝠和雷达(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