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hezanyuan”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3-04 19:31:02 举报文档

以下为《小二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目 录

1 …………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2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3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

4 …………《场景歌》教学设计

5 …………《树之歌》教学设计

6 …………《拍手歌》教学设计

7 …………《田家四季歌》教学设计

8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9 …………《一封信》教学设计

10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11 …………《妈妈睡了》教学设计

12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13 …………《XX奇石》教学设计

14 …………《日月潭》教学设计

15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16 …………《葡萄沟》教学设计

17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18 …………《寒号鸟》教学设计

19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20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21 …………《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

22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23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24 …………《雾在哪里》教学设计

25 …………《雪孩子》教学设计

26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27 …………《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28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29 …………《风娃娃》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文|张某某

教学目标:

1.学习“塘、脑”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角色的语气、语调。

3.运用汉字学知识,感受动词运用的准确性。

4.借助图片、关键词句了解文,按顺序复述故事内容,渗透遇事主动探索、坚持不懈的精神。

5.学写“两、哪”等10个生字,了解左右结构字左窄右宽的特点和笔形变化的规律。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学习生字,认识故事主角

一、猜谜导入,读好课题

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小蝌蚪)

二、抓关键词,认识蝌蚪

1.自读课文。

2.交流句子。

出示第1自然段。

3.认读生字。

出示:池塘 脑袋 黑灰色

出不地地的一要读轻所。

(1) “脑袋”的“袋”要读轻声。

(2)“塘”应读准后鼻音。小蝌蚪生活在池塘里.周围都是泥土,所以“塘”带有“土”。池塘里种着荷花,叫作XX,养着鱼,可以叫作鱼塘。

4.抓关键词。

你还能从哪里读出小蝌蚪的可爱呢?

(1)如果把“大大的、长长的"删去,好吗?不好,用上叠词,显得更加可爱。

(2)请看“甩” ,把“用”中间一竖引长向右弯出。就是“甩”。“甩着”尾巴的小蝌蚪,多可爱呀!请想想,生活中还有什么事物可以用上“甩”这个动词呢?

练习:柳枝甩着 ; 甩着 。

(3)从“ 快活地游来游去"也可以看出小蝌蚪的活泼、可爱。

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 练习: 来 去

5.朗读指导。

(1)师范读。

(2)小妙招:读的时候,可以根据关键词或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想象小蝌蚪的可爱样子,就更能读出画面感,仿佛小蝌蚪就在眼前。

三.聚焦动词,认识青蛙

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你能找到描写青蛙外形的句子吗?

1.交流句子。

出示:

(1)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

(2)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晴,披着绿衣裳。

(3)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2.认读生字。

出示:头顶 披着 鼓着 宽嘴巴

“宽”应注意读准前鼻音。

3.聚焦动词。

(1)请结合插图,再读读第三句,想一想这句关于青蛙外形的描写有什么独特之处? (用上了许多表示动作的词)

(2 )你能找出这些动词吗? (蹲、披、露、鼓)你觉得哪些动词用得最准确,最妙?

(3)再读读这句话,可以用上我们刚才学到的小妙招——边读边想象,读出青蛙独特的外表和神气的姿态。

板块二 聚焦动词,感受寻母心切

一、自读回顾,聚焦动词

请你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说一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到了谁?说了什么话?(分别遇到了浬鱼阿姨、乌龟,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1.交流句子。

你能从文中找到小蝌蚪遇到鲤鱼阿姨、乌龟和青蛙妈妈时的表现吗?

出示:(1)他们看见鲤鱼阿姨在教小鲤鱼抽食,就迎上去,问:“鲤负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他们看见 -只乌龟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

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叫着:“妈妈,妈妈!”

2.读准生字。

第一句话中的“教”是个多音字,如何区分两个读音呢?请看“教”的甲骨文“教”,左边像小孩正在学习,右边像手持棍棒的样子,合起来表示手持棍棒教导学生学习,读“jiào”,如“教师”。后来又引申指传授知识和技能,读“jiXXXXXo”,如“鲤鱼阿姨在教小鲤鱼捕食”。

3.聚焦动词。

(1)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时某某“迎”上去,看见乌龟时某某“追”上去,看见青蛙妈妈时某某“游”过去,动词都不同,三个动词的位置能调换吗?(出示“迎”)你们看这像什么?像不像两个面对面的人,这就是“Sl”。“辶”表示行走、道路,所以“迎”就有相向而行的意思。你能给“迎”组词吗? (欢迎、迎接)如文中的小蝌蚪和鲤鱼是面对面的,所以用“迎”上去。

“追”与“迎”不同,表示一前一后,紧跟着的意思,文中乌龟在水里游,小蝌蚪只有游得更快,才能追上去。

当小蝌蚪看到青蛙妈妈时,就不能用“追”上去,为什么呢?(生说)因为青蛙是蹲在荷叶上。并未移动,所以用“游”过去。三个动词用得多么准确啊,不能随意换。

(2)请你根据这三个动词,想一想应该分别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小蝌蚪的话?

①小蝌蚪看见小鲤鱼跟着妈妈学捕鱼,于是疑感自己的妈妈在哪,主动“迎”上去请教,所以读句中小蝌蚪的话时应该语调上扬,读出疑感的语气。

②从第二句中的“连忙”“追”可以看出小蝌蚪的急切心情,所以语速可稍快,语调上扬,读出急切的心情。

③第三句中的语气与第二句相似,但可以多一些喜悦和坚定,因为根据鲤鱼和乌龟的提示,小蝌蚪已经很确定青蛙就是自己的妈妈,十分兴奋、喜悦!

(3)找到妈妈的小蝌蚪开心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①从小蝌蚪叫妈妈时喊了两声,第二声还带有感叹号,可以看出小蝌蚪的兴奋和喜悦。

②“蹬、跳、蹦”三个动词都带有足字旁,都与腿部动作有关,可见小蝌蚪动作敏捷,已基本长成小青蛙,体现了小蝌蚪的兴奋和喜悦。

请联系生活想一想,你们什么时候会蹦跚跳跳的? (放学时看见爸爸妈妈的时候)

二、自由交流,评价体会

从这些描写中,你看到了一群怎样的小蝌蚪?

1.看到鲤鱼阿姨就主动地迎上去请教,这是一群热情、主动、有礼貌的小蝌蚪。

2.在鲤鱼和乌龟的提示下,主动地观察和寻找自己的妈妈,这是一群主动探索的小蝌蚪。

3.找到妈妈后,就蹦删跳跳地回到妈妈身边,这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蝌蚪。

板块三 借图复述,体会成长不易

一、自读连线

自读课文,完成课后第2题中的图片连线,并从文中找出与图片相对应的句子。

出示:

1.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2.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

3.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4.不知什么时候.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二、赛读体会

谁和老师比赛读读这几个句子,看谁读得更好?

为什么老师读“游哇游”时,将声音延长呢?因为这样能体现出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游的距离之远,时间之久,可以体现出小蝌蚪坚持、不放弃的精神。

三、借图复述

你能借助图片,说一说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吗?自己试着说一说,然后说给组内同学听,相互评价一下。

板块四 观察比较,体会书写规律

出示:顶 眼 睛 肚 孩 跳 哪

一、找共同点

都是左右结构,都有左窄右宽的特点。

二、发现笔形变化

“孩”“跳”两个字的左部首与单独写的时候,有什么区别?“子”和“足”的最后一笔都变成提笔, 这样是为了顺势写右边的第一笔,方便快捷。

你还知道哪些作部首后笔形发生变化的字?(土—地;王—玩。)

三、练写互评

四、教学反思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文|熊关曼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追溯字源等方法系统识字,掌握科学的识字方法;认识“滴”“洋”等15个生字,会写“变”“极”等10个生字,在笔顺的变化中体会汉字之美。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汉字的甲骨文字形体会动词“落”“打”“飘”的用词准确。

3.借助图片,理解水的变化过程,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会带来伤害。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谜语,一起猜一猜吧。

忽然不见忽然有,

像龙像虎又像狗,

太阳出来它不怕,

大风一吹它就走。

——云

线儿有粗又有细,

上接天来下接地,

落在水中无踪影,

庄稼见了笑嘻嘻。

——雨

白色花儿无人栽,

一夜北风遍地开,

无根无枝又无叶,

此花原自天上来。

——雪

初读课文,归类识字

1.出示“水滴、小溪、海洋”的图片。观察“滴”“溪”“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2.这些字的偏旁都是三点水,带有“ 氵”的字都和水有关,而右边部分表示这个字的读音。这样的字叫——形声字。课文中还有哪些带有“ 氵”的字呢?

3.讲解“淹没”和多音字“没”。

出示“淹没”的图片:在这个词语中,“没”读作“mò”,表示沉没的意思。这个字还有一个读音“méi”,表示不具有、不存在,比如常说的“没有”。

4.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大家边听边猜猜课文中的“我”是谁? (水)

(2)课文中的“我” 都变成了些什么呢? (汽、云 、雨、冰雹、雪)

三、精读课文,探究运用

学习第1、2自然段,认识水的形态:

1.理解“水”变成“汽”。

(1)生自由读,边读边思考:

“我”的第一次变化,变成了什么?(板书:汽)

(2)“我”是怎样变成“汽”的?哪个字写出了变化的原因?(晒)

①认识“晒”字:左边的日字旁.表示太阳,是形旁,这是形声字。

②抓住“太阳一晒”理解水变汽需要热。引导学生回忆晒太阳有

什么感觉,湿衣服在阳光下变成了干衣服,水跑到哪儿去了?

(3)想一想:汽会往哪儿去?又会变成什么呢?

①导读第 3、4句,知道汽变了成云。(板书:云)

②这句话中的“白衣服”“黑衣服”“红袍”指的是什么?(不同颜色的云)

③它们什么时候穿白衣服?什么时候穿黑衣服?什么时候穿红袍?

练习:_______ ,有时候_______ ,有时候________。

2.聚焦动词,感受“水”的不同变化。

过渡语:学完了第1自然段,我们知道了水可以变成汽、变成云,那么它还能变成什么呢?我们来看看第2自然段,请同学来读-读。

说一说云在空中有哪些变化?(板书:雨、冰雹、雪)

这一段出现了几个用得很形象的动词,找一找。(落、打、飘)

想一想“落”“打”“飘”这几个词有什么不同呢?

①小水滴是怎么掉下来的?(落)为什么用“落”字呢?看看雨的特点。

(出示“m”)这是“雨”的甲骨文字形,你们猜猜每一部分是什么意思?这个字的上半部分就是天空,下半部分的点就像水滴。水滴从天而降的样子,可以用“落”来形容。

②大家再用刚才的方法猜一猜这是什么字。(雹)这个字的下半部分比刚刚的水滴要大一些、重一些,就像冰粒,课文中叫——小硬球。

课文中用的动词是——打。结合生活想一想,“打”字给我们什么感觉?感觉会很痛,冰粒从天上掉在人们头上,确实会感觉很痛。这个“打”字用得好吗?好在哪里?(引导学生理解“打”字形象地体现出冰雹和雨滴在重量上的不同。)

③雪花是怎么掉下来的?(飘)能不能换成“漂”字?

观察“雪”的甲骨文字形“雪”,说说它的样子(下半部分像羽毛一样)。

从雪的样子,我们知道它降落的时候很轻,和“风”有关,所以用“飘”把雪飘落下来的样子写得很形象。

“飘” 和“漂”又有什么区别呢?(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④再次出示课文中的三个句子,完成“落、打、飘”三个动词的填空。

(4)根据图片,拓展知识面,完成说话训练。

凉爽的清晨,我在花瓣上滚来滚去。人们叫我“______”。

清晨,我变成神秘的的青纱,遮住了你的眼睛。人们叫我“______”。

秋天,我变成晶莹的小冰花,盖在动植物上。人们叫我“_______”。

学习第3自然段,了解水的活动:

过渡语:雨、冰雹、雪落下来,又变成了水,水就是这样在自然界里循环变化的。那你们想知道平时水都做些什么吗?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自然段。

齐读第3 自然段,思考:水有哪些活动?

抓住水的流速特点理解“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开大会”等词的意思。

(1)这句话中描写了水的哪几种活动?为什么水有这么多不同的活动? (引导学生思考、发言)水流动的速度有快有慢,所以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出示图片,让学生理解水的不同活动)。

(2)这些活动把水当成了什么来写? (人)这句话把水当成人来写,把不同样子的水写得很形象。

学习第4自然段,探寻水的性格:

1.自由读第4自然段,想一想,说说“我”的脾气是怎样变化的,在不同的脾气下“我”会做什么。

找出这一自然段中的两对反义词。(板书:温和 暴躁)

师小结:“温和”与“暴躁”写出了水的性格,找一找课文中写了水在不同性格的时候都做了什么事。(引导学生梳理水做的好事和坏事)

2.引导学生联系水做过的好事和坏事,理解“温和”“暴躁”两个词。

(1)图片展示水做好事、做坏事的情景。观看后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2)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动词“灌溉”“淹没”“冲毁”。

3.引导学生从对词语和图片的感受过渡到读:读到水做的好事是开心的、骄傲的,语速应该轻快;做坏事时心情是低落的,语速应该缓慢,声音低沉。

4.你知道人们有哪些办法管住水吗?

四、指导书写,学写生字

1.观察结构,尝试归类。

2.重点教学:极、海、片。

(1)教学左右结构的字“极”和“海”。

①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一看宽窄,二看高低,三看笔画。)

②引导学生观察“极”字:“极”字左窄右宽,左高右低;左边木字旁出现了变化笔——捺变成了点。为什么要发生这样的变化呢?这是汉字书写中的“避让原则”。

“避让原则”就是左右结构的字交接部分要写得相互靠拢,为避免冲突,一些笔画可进行变形、缩短或改变方向,让汉字显得更美。

书写“极”字还要注意右半部分的笔顺:撇、横折折撇、捺。(生书空)

③引导学生观察“海”字:“海”字左窄右宽,左低右高;注意右半部分的笔顺:撇、横、竖折、横折钩、点、横、点。(生书空)

(2)教学“片”字:写好 关键笔画“竖撇”,一定要站稳。

3.师范写,生练写,交流评价。

五、情感升华,总结课堂

1.那现在大家能回答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问题了吗?“我”是什么?

2.师总结:今天,我们结识了“水”这位好朋友,它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美丽、可爱的世界。同学们,我们应该如何与水相处呢?学习完课文之后,大家可以积极思考这个问题,让水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

六、教学反思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

文|张静婷

教学目标:

1.运用汉字学知识认识“旅、植”等14个字,正确书写“脚、法”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句内停顿,读出韵律美。

3.运用汉字学知识,体会用词的准确,积累“乘”等动作词,尝试运用。

4.借助图片、关键词读懂诗歌内容,背诵诗歌。

5.对观察植物、了解植物、探究植物奥秘感兴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揭示课题,整体感知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谈“旅行”,识“旅”。

(1)你喜欢旅行吗?它的近义词是——(旅游)

(2)旅行与“方”有关系吗?(生猜测)

①其实“旅”跟“?”(yXXXXXn)有关,古文写成“r”,它像什么?(像旗帜飘动的样子)带有“?”的字一般与旗帜之义相关,比如一年级学过的“旗”。

②这“吻”又像什么?(是人的变形,表示很多人。)“r”和“吻”合起来表示很多人集合在旗下,组成军队。后来楷书写成“旅”。由于军队常驻扎在外地,不能回家,就引申出离开家出门远行——“旅行”。

(3)指名谈谈自己用到哪些办法去旅行。

2.有三位植物妈妈也用不同办法让孩子去旅行,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

二、理清小节,整体感知

1.初读诗歌,标出小节数。

2.学习方法,读好长句。

(1)出示划分了节奏的长句,生学习分层读的方法。

纷纷出发

乘着风/纷纷出发

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2)生运用方法,尝试划分其它长句,自己读。

(3)出示正确节奏划分,小老师带读。

3.找出韵脚,读出押韵。

(1)课件标出“大、家、法”,生读,说发现。(韵母都是“a”,是韵脚。)

(2)这叫押韵。师范读,生模仿。

(3)圈出其他韵脚,同桌间读好韵脚。

(4)男女生比赛读全诗。

4.随文识字,整体把握。

(1)诗中讲了哪些植物妈妈的办法?用“_____ ”画出。

(2)蒲公英、苍耳、豌豆都是植物,生交流“植”。

5.引疑“植物旅行”,学习第1节。

诗人用“孩子”比喻植物种子,把植物种子的传播比作“旅行”,植物像人一样,能通过不同的办法到各个地方安家,生根发芽。

板块二 运用方法,读懂诗歌

一、 抓关键词,学习第2节

1.蒲公英妈妈的办法是什么?请读第2节,圈画关键词。

2.生交流圈画的关键词,说说蒲公英妈妈的办法。

(1)生谈对“降落伞”的认识,比较“降落伞”图和“蒲公英种子”,发现相同点。

(2)蒲公英种子是乘着风离开,与随着风有什么区别? (生交流)

一个“乘”字,把蒲公英写得像人一样,可以骑在风上,充满动态感,而“随”只是跟着,体现不出生动的画面,作者用词多准确呀!

(3)播放风吹蒲公英的动态图片,理解“纷纷”。

①蒲公英种子乘着风飞走了,它们是一下子都离开的吗? (“纷纷”,一个接一个。)

②用“纷纷”说一句话。

(4)生结合关键词说说蒲公英妈妈的办法。

3.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你就是一颗蒲公英种子,妈妈为你准备了降落伞,微风一吹,你想到哪儿旅行?

4.蒲公英妈妈真有办法,能借助风的力量让自已的孩子到处旅行,请配上动作读一读。二、小组合作,自学第3.4节

自学提示:

1.四人小组为单位,读“苍耳妈妈、豌豆妈妈”的办法给组员听。

2.看看插图,说说苍耳和碗豆的种长.子什么样?靠什么旅行?圈画关键词。

3.结合关键词,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的孩子是怎样“旅行”的,再演一演。

师相机指导学生学习第3节:

指名说苍耳妈妈的办法。

生交流圈画的关键词。

(1)出示图片,交流“铠甲”。(师补充:原来苍耳带刺的外壳就像披了一件坚硬的铠甲,可以保护自己,还可以挂在动物身上,作者运用比喻手法让诗句显得更生动。)

(2)对比“挂”和“钩”。

诗人用拟人手法,把苍耳写得像人一样能“伸手”攀附在动物皮毛上,动物走到哪儿,它们就落到哪儿,而用“钩”灵活性不高,用“挂”更准确。

苍耳妈妈的方法真不错,请读一读,夸夸她。

师相机指导学生学习第4节:

1.请生说豌豆妈妈的办法。

2.随文识“离”。

(1)生看古文字“告”,猜“离”的本义。(用网捕鸟)

(2)“离”就是指用网捕鸟,鸟被抓了就离群了,就有“离开”的意思。

3.生交流豌豆种子离开妈妈的表现及心情。

(1)你从哪个字感受到豌豆成熟,撑开豆荚瞬间的速度快?(“啪”,拟声词。)你能用朗读读出来吗? (读得轻而短)

(2)关注“炸”意符,感受碗豆的弹力。

①“炸”字让你感受到豌豆种子的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考;风娃娃做了好事和做了错事,想法是怎样的?

(2)通过朗读比较心理活动,读中感悟。

揭示道理: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做好事,不能一厢情愿,要看合不合适。

2.联系生活,自主表达。

( I )联系生活:生活中,你有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吗?

(2)反思行为:再次出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阅读要引导学生把文本主旨和学生生活、学生内心相联结,提升自我认识。因此,在体会文中道理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自身的现实生活进行交流探讨,在学生的自我表达中生成情感态度,实现精神成长。)

板块五:观察结构 ,写好生字

1.按结构分类。

(1)出示生字,认读:车、得、秧、苗、汗、场、伤、路。

(2 )按结构分类。

2.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

(1)引导学生发现字形结构的特点:一看宽窄;二看高低;三看穿插。

(2 )师示范并提示书写要领,生书空。

(3)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3.指导书写“车、苗”。

(1)讲解“车"字书写要领。

(2)讲解“苗”字书写要领。

(3 )师范写,生书空。

(4)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议。

教学反思: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部编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2.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与反思
  3.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与反思
  4. 花的学校-教学设计初稿
  5. 课件内容介绍和使用说明
  6. 《植物妈妈有办法》名师课件(第一课时)
  7. 案例1小学语文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六下) (1)
  8. 1《小蝌蚪找妈妈》板块教案
  9. 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1
  10. 《四季》教学设计
  11.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与反思
  12. 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
  13.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及说课
  14. 1.《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课件PPT
  15.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教案及反思
  16. 妈妈的节日教学设计
  17. 10、《大还是小》教学设计
  18. 《巨人的花园》的教学设计
  19. 新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下册unit5 B Let'slearn教学设计
  20. 语文小学课文知识点(1)

以上为《小二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