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45-1-金融工程专业-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经济学 专业代码:020302
一、专业简介和办学定位
专业简介
2008年申请开设金融工程专业,并于2008年12月得到了教育部的批准。从2009年9月开始招生以来,招生形势非常好,2009年首批招生平均录取分数高于江苏省控线20多分,实际录取人数超过了100人,并呈逐年递增趋势。自办学以来,已培养本科生近1000人,毕业生除一部分去国外、或国内重点大学深造外,其余大多就业成为了单位的骨干,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目前,本专业共有专任教师25名,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2人,讲师9人,高级职称达到64%。多数教师具有复合型专业教育背景,其中50%具有金融或经济学教育背景。已基本建成了一支职称、学历结构合理,有较强科研能力和较高教学水平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金融工程专业在实验条件、师资力量和在校学生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2010年以来,依托金融工程专业和其他经管专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功申报并获批了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以及金融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
办学定位
本专业致力于建设“国家一流”金融工程专业,面向全国金融机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等,培养具有扎实金融理论和金融创新能力的高层次金融人才。
二、培养目标
在专业培养目标的指导下,要求本专业学生以经济学、金融学和管理学理论作为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熟练使用经济计量和金融计量软件,熟悉金融市场,掌握金融衍生工具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经济学、金融学和金融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接受相关业务基本训练,具备运用金融工程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开拓创新精神。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金融机构、企业、高等院校及其它相关部门从事金融风险管理、财务管理以及教学、科研等工作。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在社会和专业领域应具备:
培养目标1:能综合运用金融专业理论与实务、信息技术及数理工程等领域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解决金融实务问题,在实践中体现创新意识;
培养目标2:能开发、设计、综合运用新的金融工具和手段,在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金融财务管理、金融分析和策划等工作;
培养目标3:具备健全人格、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备职业道德,能够从经济、法律、伦理、社会和环境等系统视角对金融项目进行决策和管理;
培养目标4:能与国内外同行、专业客户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能够融入团队的工作并发挥骨干作用;
培养目标5: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及时跟踪金融工程专业领域的技术发展动态,服务金融领域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具备职业竞争能力。
三、毕业要求
(一)毕业要求
(1)思想品德: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文化品位、职业素养和进取精神;关心社会问题和国家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能够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了解国情民情社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学科知识:具备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跨学科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前沿动态,掌握本专业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了解国内外相关政策法规和惯例。
(3)应用能力:有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本专业或相关领域复杂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或方案,并对对策和方案的政策依据、社会环境和可能的社会影响进行分析。
(4)创新能力:具有逻辑思维能力、批判精神和反思意识,能够运用本专业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组织和开展调查和研究,能发现、辨析、总结、评价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现象和问题,形成个人判断、见解或对策,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
(5)信息能力:能够运用各类信息技术和工具获取和分析相关信息;能够熟练使用各类软件和网上办公系统;能够使用相关模型进行分析和判断;能够使用信息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实际问题。
(6)沟通表达: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能够使用准确规范的语言文字,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能够与同行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具有一定的宣传和传播能力。
(7)团队合作: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协作完成复杂任务。具有完备的职业道德,能够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理解并遵守职业规范,履行责任。
(8)国际视野:理解和尊重世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了解国际动态,关注本专业领域的全球重大问题,具有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能够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国智慧。
(9)学习发展:具有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通过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和个人高层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矩阵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 1
培养目标 2
培养目标 3
培养目标 4
培养目标 5
1.思想品德
√
2.学科知识
√
√
3.应用能力
√
√
4.创新能力
√
5.信息能力
√
√
6.沟通表达
√
√
7.团队合作
√
√
8.国际视野
√
√
9.学习发展
√
(三)毕业要求及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1.思想品德: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文化品位、职业素养和进取精神;关心社会问题和国家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能够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了解国情民情社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指标点 1.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指标点 1.2: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文化品位、职业素养和进取精神;
指标点 1.3:关心社会问题和国家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
指标点 1.3:能够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了解国情民情社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学科知识:具备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跨学科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前沿动态,掌握本专业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了解国内外相关政策法规和惯例。
指标点 2.1:具备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跨学科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指标点 2.2: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前沿动态,掌握本专业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指标点 2.3:了解国内外相关政策法规和惯例;
3.应用能力:有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本专业或相关领域复杂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或方案,并对对策和方案的政策依据、社会环境和可能的社会影响进行分析。
指标点 3.1:能够将数学、信息技术与本领域知识相结合,有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
指标点 3.2:能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本专业或相关领域复杂问题;
指标点 3.3:针对本专业或相关领域复杂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或方案;
指标点 3.4:能够对本领域对策和方案的政策依据、社会环境和可能的社会影响进行分析;
4.创新能力:具有逻辑思维能力、批判精神和反思意识,能够运用本专业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组织和开展调查和研究,能发现、辨析、总结、评价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现象和问题,形成个人判断、见解或对策,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
指标点 4.1:具有逻辑思维能力、批判精神和反思意识;
指标点 4.2:能够运用本专业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组织和开展调查和研究;
指标点 4.3:能发现、辨析、总结、评价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现象和问题;
指标点 4.4:形成个人判断、见解或对策,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
5.信息能力:能够运用各类信息技术和工具获取和分析相关信息;能够熟练使用各类软件和网上办公系统;能够使用相关模型进行分析和判断;能够使用信息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实际问题。
指标点 5.1:能够运用各类信息技术和工具获取和分析相关信息;
指标点 5.2:能够熟练使用各类软件和网上办公系统;
指标点 5.3:能够使用相关模型进行分析和判断;
指标点 5.4:能够使用信息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实际问题;
6.沟通表达: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能够使用准确规范的语言文字,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能够与同行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具有一定的宣传和传播能力。
指标点 6.1:能够就金融工程领域的专业问题,采用口头、文稿、图表等多种方式,准确表达观点,回应质疑,能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
指标点 6.2: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能够使用准确规范的语言文字,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
指标点 6.3:能够就金融工程领域的复杂金融问题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撰写设计方案与报告,并能清晰陈述和回答问题,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7.团队合作: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协作完成复杂任务。具有完备的职业道德,能够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理解并遵守职业规范,履行责任。
指标点 7.1:能够在金融工程领域的专业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金融职业道德和规范,能够在金融实践中自觉履行责任;
指标点 7.2: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指标点 7.3: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协作完成复杂任务;
8.国际视野:理解和尊重世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了解国际动态,关注本专业领域的全球重大问题,具有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能够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国智慧。
指标点 8.1:能够追踪金融工程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与新的研究热点,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指标点 8.2:了解国际动态,关注本专业领域的全球重大问题;
指标点 8.3:具有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能够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国智慧;
9.学习发展:具有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通过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和个人高层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指标点 9.1:具有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指标点 9.2:能够通过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和个人高层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四)课程与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矩阵
课程类别
课程
名称
要
求
1
要
求
2
要
求
3
要
求
4
要
求
5
要
求
6
要
求
7
要
求
8
要
求
9
通修通识类
形势与政策
√
√
军事理论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
√
职业生涯规划(混合)
√
√
√
√
就业指导(混合)
√
√
√
√
创新创业基础
√
√
√
√
体育(1)
√
√
√
体育(2)
√
√
√
体育(3)
√
√
√
体育(4)
√
√
√
计算思维导论(混合)
√
√
√
计算机程序设计(Python)I
√
√
√
心理健康教育
√
√
√
√
√
大气科学概论
√
√
√
通用英语(1)
√
√
√
通用英语(2)
√
√
√
学术英语(1)
√
√
√
学术英语(2)(混合)
√
√
√
高等数学I(1)
√
√
高等数学I(2)
√
√
线性代数
√
√
概率统计
√
√
通识课程
√
√
√
√
√
学科基础类
政治经济学
√
√
√
管理学 II
√
√
√
会计学
√
√
√
微观经济学
√
√
√
金融学 I
√
√
√
√
宏观经济学
√
√
√
统计学 II
√
√
√
计量经济学 II
√
√
√
√
√
财政学
√
√
√
√
专业主干类
证券投资学
√
√
√
√
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
√
√
√
√
√
√
公司金融
√
√
√
√
√
国际金融
√
√
√
√
投资银行学
√
√
√
√
金融计量学
√
√
√
√
金融工程学
√
√
√
√
√
金融风险管理
√
√
√
√
专业选修类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
√
√
√
√
√
√
保险学原理
√
√
√
√
利息理论
√
√
√
√
固定收益证券
√
√
√
√
金融监管理论与实务
√
√
√
√
√
√
√
投资组合原理
√
√
√
√
√
行为金融学
√
√
√
√
√
√
审计学
√
√
√
√
√
√
金融资产定价
√
√
√
√
数理金融
√
√
√
√
信用评级
√
√
√
√
√
保险精算学
√
√
√
√
√
量化投资
√
√
√
√
√
金融前沿问题讲座
√
√
√
√
√
跨学科选修类
R语言与数据可视化
√
√
√
√
√
√
市场营销学
√
√
√
√
电子商务
√
√
√
√
√
√
√
运筹学 II
√
√
√
管理信息系统
√
√
√
√
市场调查与预测
√
√
√
商务智能与数据挖掘 II
√
√
√
√
√
√
供应链管理
√
√
√
√
√
√
预测与决策
√
√
√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II
√
√
√
√
√
√
应用随机过程
√
√
√
最优化基础理论与算法
√
√
√
公共气象服务
√
√
√
√
√
√
综合实践环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
√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
√
√
√
军训
√
√
√
暑期社会实践
√
√
毕业实习
√
√
√
√
毕业设计(论文)
√
√
劳动
√
√
√
√
股票交易模拟实验
√
√
√
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实验
√
√
√
金融计量软件应用
√
√
√
创新创业训练
√
√
√
√
√
√
√
网络爬虫设计与开发
√
√
√
经管数量分析实践
√
√
√
金融衍生品量化交易实务及策略
√
√
√
企业经营模拟 I
√
√
√
ERP软件实习
√
√
√
四、课程体系拓扑结构图
五、专业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金融学、财政学、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金融计量学、金融工程学、国际金融、金融风险管理、投资银行学、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利息理论、固定收益证券、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金融资产定价、投资组合原理、量化投资、金融监管理论与实务。
特色课程:公共服务气象导论、大数据分析与应用、R语言与数据可视化、商务智能与数据挖掘、创新创业训练。
六、综合实践教学环节
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实验、金融计量软件应用、股票交易模拟实验、金融衍生品量化交易实务及策略、企业经营模拟、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军训、暑期社会实践、创新创业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劳动。
七、毕业学分要求及学分学时分配
毕业学分要求及学分学时分配表
课程类别
课程
性质
学分
(含实验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综合实践环节
必修
27
16.88
432
15.81
选修
4
2.50
64
2.34
合计
160
160
100
2732
八、就业与职业发展
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专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它是为适应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而设立的。随着金融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衍生品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深入应用,金融市场对掌握金融理论、数量方法和工程技术的复合人才的需求已变得极为迫切,而金融工程专业学生恰好是“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和创新型”金融领域的高端人才。因此,金融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非常乐观也非常广阔。
就业领域:学生毕业后可以进入商业银行、***、保险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基金***、投资咨询机构、交易所、政府管理部分等单位。学术发展领域:本专业毕业生还可以选择前往国内外知名院校攻读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或金融工程二级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学位,为硕士毕业后进入更高层次的企事业单位从事金融风险管理工作做准备。
九、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修业年限:三至六年
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
十、专业教学计划运行表(附后)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45-1-金融工程专业-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