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练习课【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练习七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科书P30~32“练习七”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巩固分类知识,能按题目给定的标准分类,正确统计数据,完成象形统计图。
过程与方法:能确定恰当的分类标准,并能完成简单的统计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根据统计图或简单的统计表,获取信息,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确定合理的分类标准,正确呈现分类结果,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体会分类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法:练习法
学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每课三分钟主题:
一、 基本练习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分类整理,今天我们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
1.课件出示习题。
独立完成后同桌间相互交流,订正答案。
2.完成教科书P30“练习七”第3题。
师:有什么好的方法进行计数吗?
学情预设:这里树叶杂而多,在分类计数时容易出错,可以指导学生用数数的方法:数1个划1个;在数同一类的树叶时,做上相同标记。
二、 练习指导
1.完成教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喜欢小乌龟的有3人。
(2)学生独立完成统计表后展示。
(3)根据统计结果依次交流如下三个问题:
①喜欢什么小动物的人数最多?
②喜欢哪两种小动物的人数同样多?
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情预设:学生在理解了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能较容易地完成统计表和后面的问题。
3.完成教科书P32“练习七”第7题。
(1)师: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出每一项活动有多少人,也可能从男、女生角度获取信息。
(2)学生在教科书上独立完成。
(3)全班交流展示。
三、实践活动
选择班上某一名学生的书包,展示书包中的物品,让全班学生分小组讨论可以怎样整理。
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分类,现场整理书包。
师:你认为哪种整理方法比较好?为什么?
学生小组内讨论各种整理方法的优缺点,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评价:这位同学知识掌握的很扎实,知识能力很不错。
四、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练习七
教学反思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练习课【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