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外作业设计作品

本文由用户“123456a186”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7 19:48:35 举报文档

以下为《小学数学课外作业设计作品》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附件2:

小学数学课外作业设计作品

作者



学片学校





年级

五年级

作业对应的单元、页数

第四单元课本第80~82页



作业主题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



作业设计意 图

分 析

(1)作业数量。大题有( 三 )题;小题有( 12 )题。

(2)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

估计学生基本能在20~30分钟完成。

(3)对应课堂的学习内容分析及学生学习基础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因数、倍数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开始对分数进行系统地学习。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大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分数与小数的互化。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对分数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能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互化等技能,为后面系统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学会运用分数知识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打下必要的基础。

通过整理与复习,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我在教学时会组织学生对本单元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回顾的方式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回顾时应抓住知识的重点进行整理。复习时可采用边练习边整理的方式,把所学内容有条理地进行排列,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识结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

对知识进行梳理时,可以让学生先回忆本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然后想一想这些知识有哪些联系。可以让学生边讨论边某某,把知识间的联系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然后再介绍“树”型图,教学中不要提“树”型图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用这种方式能清楚地表达知识各部分间的关系就可以了。

(4)作业题目的选择及设计。

第一大题填空题,是基础知识题,涉及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分数的意义、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灵活转化、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让学生通过知识的融合,一目了然看出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使学生在脑中建立系统的知识网络。

第二大题判断题,从不同侧面启发学生理解分数的有关概念。涉及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最简分数、以及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等概念,让学生体会知识在现实生活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第三大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会把所学知识融合一体来解决问题,涉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单位的化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约分等知识,通过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才能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作业批改情况分 析

 (1)教师批改方式。

先由教师全批全改,修改后再由小组互相批改。

(2)学生完成情况分析。(包括整体情况描述、完成率、典型错例摘录分析等)

学生对各个概念的理解基本达到要求,但把各个概念一融合起来,就显得有点措手不及。在练习时,学生无意产生了不少的错误点,同时又生成了新的知识点,让学生广开世面,更深层次地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完成率是100%。比较多人错的是:(一)填空的第2题,它是通过练习复习分数的有关概念,主要是分数与分数单位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生不理解把整条绳子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8段,每段占它的1/8,是一个分率,而把5m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5/8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 )

4、甲数和乙数都是它们最大公因数的倍数。 ( )

三、解决问题。

1、爷爷家种了公顷粮食作物,种了0.18公顷油料作物,种了公顷经济作物。爷爷家种植面积最大的是什么作物?最小的呢?

2、李老师为庆祝六一儿童节做了一些花环。上午4小时做了26个,下午3小时做了20个,正好做完所有花环。

(1)上午每小时做多少个花环?下午呢?什么时候做得快一些?

(2)上午做了全部花环的几分之几?下午用的时间是上午的几分之几?

3、录同一篇文稿,小芹小时打完,小惠40分钟打完,谁的打字速度快一些?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小学数学课外作业设计作品》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