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集体舞弊审计案例分享》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集体舞弊审计案例分享
来源:东奥时代_继续教育
大概是2009年底案例,时值2008年四万亿的大背景下,国家投资了一些产业,被审计单位X为这个产业的上游供应商。该被审单位X的利润连续几年下滑,老板发布调整改革也不能挽回颓势,在此情况下决定实施一次审计,以诊断问题所在,金额略去。
审计过程
1.发现与思考
由于临时接到的本次审计任务,因此***并无事前的了解和准备,也未曾培育线人。于是先取得erp权限,观察了报表发现:该企业的销售额本有一个上升阶段,但年中后又迅速下滑,造成利润连续降低。决定开始对销售进行观察,索取了审计期间的销售合同和订单进行查阅,发现一个具备主导意义的客户:X公司在2009年初已经签订了一份战略合作协议,***为国家投资的产业单位A,框架协议数量约为本年供货“Z100”产品1万台,初步测算,此1万台的利润已经可以养活A公司。
但通***订单的执行发现:该公司只在前期执行了“Z100”4000余台,且为上半年集中出现,时间转至下半年,该客户的订单竟然为0,考虑到这个行业的大跃进,这些现象都极度表现了异常。按照以往经验,大鱼蠢蠢欲动,我决定暂时先按兵不动。
由于产品的客户的唯一性和特殊性,我决定通过产品型号反查客户。不出所料,大鱼马脚露出,一家B公司浮出水面。B公司为不知名***,名字与***无异,其“Z100”订单大概2000台,销售价格和A一致,订单已经执行完毕。看到这,相信大家已经明白怎么回事,极可能是个中间吃单在高价卖给客户的拼缝游戏,但先打个暂停,考虑有两个问题:
(1)事情有没有想象的这么简单?
(2)怎么调查落实此项舞弊调查?
第二个问题先不提,对于问题(1),认为事情远非这么简单,有两个考虑:
(1)A是优质的国家背景的客户,他们的产品有了规划就不会随便砍,既然年度框架“Z100”是1万台,但是A+B一共的销售订单才6000多台,新闻未见任何国家要降低投资的消息,为什么客户A就不采购?
(2)这种产品具备特制性,“Z100”一定用在A这个最终客户的产品上,该客户的产业链进入很难且验证很严谨,被***抢单很难,且合同价格锁死,A公司怎么会同意加价让B去吃一道。
开始准备准备资料吧,佯装大范围测试:
(1)找来研发设计部近年的产品BOM清单,翻看到“Z100”的BOM主要原材料为:Z1、Zr,辅料人工暂不表。
(2)找来财务备份的销售采购合同及审批单据,翻看到客户A转向***客户B的原因:销售经理报告2009年年中,A称自己遭遇资金困难,故转向一家资金充裕的B公司代理,价格不变,X卖给B,B再卖给A,这样可以满足X的账期需要,该审批单得到了总经理等相关领导的审批同意。
好吧,狡猾的对方,A是否资金困难早已无法核实(对方企业远在外地、很大牌预计配合成本极高、且无法形成实质性证据),就算觉得不合理,销售经理随便解释解释,一般的审计人员足够被你这个审批单拦下了。
2.核实与碰撞
如果直接找销售人员对峙这个异常会打草惊蛇,恐其提前打点布局,我思考半天,决定装模作样搞搞例行访谈麻痹下对手,先拉来不疼不痒的人资主管问问,再找车间制造人员问问吧,从中基层走起。
人资的意外
和人资主管的沟通可以想象,问了问例行的人力资源工作,一个意外收获出现了。“人力资源还有什么不好解决的?看看审计帮你反映反映解决下。”
人资主管是个女孩,答道:“其他没有,就是有很多产线工人的晚上加班工资,排班资料和签字不全,我们没法发工资,产线上的工人就来找,已经好几个月了。”
主要客户的销售骤降,怎么还这么加班加点的去做产品?
制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元器件Z1,生产总监***的工人加班用设备产线制作Z1+,销售经理借出并提供Zr,生产出Z100大约500台,成功被客户接受,模式被舞弊团伙探明。但因为加班工资一直解决不且成本偏高,且归还的Zr不符合品质要求。
(3)销售总监决定改进模式,公关Y公司,让这个***Y学会并制作了Z1+卖给B,采购Zr并自行组装,根据Y公司数据统计其供货3500多台。
(4)销售总监的B公司为了降低有一次采购的价格低的Zr,但是软件版本较低,于是他命令客服人员刷软件解决。
(5)由于产品一模一样,且客户认为实际生产供应商还是因为X,因此售后全部被A公司承担,客服部门很无奈。
(来源:审计之家 作者:老沈)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集体舞弊审计案例分享》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